中小学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讨

中小学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讨

ID:22423477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中小学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讨_第1页
中小学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讨_第2页
中小学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讨_第3页
中小学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讨_第4页
中小学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学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后勤工作日益体现出任务系统化、流程规范化、手段信息化,而中小学原有的后勤管理模式、人员结构以及管理理念几十年鲜有变革,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对后勤工作的要求。笔者长期从事教育后勤管理工作,近年来,在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理念创新上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本文是对这些尝试和探索的总结。一、现代教育对学校的后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学生、教师对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的要求已不只满足于“吃的饱、有的住”,优雅安全的环境、营养健康的

2、饮食、信息化装备已成为现代化学校建设的主题,我省的爱心营养餐、放心车、满意食堂、校安工程、书香校园等等项目无不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在满足社会对学校的高要求的同时,对学校的后勤管理能力也是一大考验。二、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现状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管理缺位、职责不清、政令不通、业务不熟、规范与监督薄弱等现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校的后勤管理显得有些无所适从。比如预算管理,虽然重视预算管理的口号喊了十几年,但干过学校后勤的都知道,那只不过是学校应付上级检查的资料,财政不会按这个

3、预算给钱,学校也不会按这个预算化钱。随着财务核算进入国库集中支付,学校的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建设经费有了严格的划分,这些钱桥归桥路归路,相互间不能随意移用,而经费的划分依据就是年初的经费预算,如果学校的预算仍然是会计闭门造车的产物,那么学校往往就会陷入抱着金山银山,却是没钱化干着急的尴尬境地。再比如学校的资产管理,信息化装备进校园后,学校的资产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有了数量级的增加,但对如何管理如此大量的现代信息化设备,大部分学校没有足够重视,资产的管理与维护仍沿用原来那种只能满足门窗、课桌修修补补

4、的管理模式,导致学校班级多媒体、电脑房等设备往往两三年就已破烂不堪,处于报废状态。其次,后勤人员素质、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毋庸违言,学校有不能胜任课堂教学同志干后勤的用人惯例,导致后勤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责任心不强。第三,后勤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有制度执行不严格。对钱财物的管理随意性大,校长“一支笔”变成校长“一言堂”,缺乏约束与监督。第四,随着科技的发展、师生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有些工作内容超出了学校的能力范围。三、中小学后勤管理改革的探索基于以上认识,针对中小学后

5、勤管理能力的提高,笔者着重在以下两方面作了尝试。(一)重建学校的后勤管理体系我区学校的后勤管理体系基本上是校长—分管副校长—总务处—后勤人员,实际运行中,分管副校长的作用往往被虚化,校长成为后勤管理直接负责者,但校长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后勤管理上,出了问题却又很难追咎校长的责任,这就造成学校的后勤管理没有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人。因此,校长直接管后勤,貌似重视后勤,其实弱化了后勤管理。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要满足三个基本要素:一个核心,一个精干的执行团队,一套有效的工作制度,围绕这三个要素,我们在学校开展了

6、重建学校后勤管理体系的工作。1.确定学校后勤管理负责人。这一岗位是学校后勤管理的核心,负责学校后勤工作的全年计划制定、学校后勤管理制度建设、岗位设置、人员分工、任务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落实。这一岗位的最佳人选是分管副校长,他是学校的领导层,有这个能力和威望,他分管后勤,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后勤管理上,出了差错,校长可以对他问责。2.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根据现代后勤工作的需要,我们将学校后勤岗位设置进行了统一,主要有:物资采购、校产管理、食堂管理、财务会计、基建管理、数据管理,其中数据管理岗位主要

7、负责后勤管理政策文件的存档,各种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在办公电字化的今天,这一岗位不可或缺。3.建立健全学校后勤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关键是要有章可依、依章办事,特别是财物管理要做到制度管事,制定和完善学校后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是实现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工作制度上我们强调建立后勤管理例会制度,后勤管理是项系统工作,一项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多部门的协作,后勤管理例会主要解决学校后勤重大事项决策、任务的布置和协调,上级会议精神的传达和任务完成情况汇报等问题。重建学校后勤管理体系主要目标是

8、将学校的后勤力量打造成一个整体,强调组织能力建设和指挥系统的通畅,力求改变原来各自为战、管理松散的局面。以提高学校后勤管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探索学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在高校开展已达十多年之久,《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充分肯定了这一改革模式,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实践为中小学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中小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初衷与高校有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