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

ID:22436372

大小:164.3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9

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_第1页
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_第2页
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_第3页
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_第4页
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原创,获2009年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刘燕一、研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实施以來,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屮,使课堂教学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局面。然而,在一节节精彩的公开研讨课背后,教师却面临着新课程带来的种种矛盾和困惑:1、时间资源的困惑。课堂上前面探究的甘畅淋漓,后面却没有

2、时间很好地归纳、小结和巩固,虽说可以增加课时进行,但每个内容都遇到类似情况,教学必然无法按进度完成。于是,为了保障后面的内容完成,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只得蜻蜓点水、匆匆收场,这样一来,探宄仅仅停留在表面,走过场,很难有实质性的效果。2、学生差异的困惑。课堂上的探究交流活动,一部分学困生总是在当观众,开始他们是來不及思考,别人的答案早已出来,到后来,这部分同学干脆懒于思考,或者在小组中只承担那部分不用动脑筋的工作。课堂上探究的时间总是对一部分同学来说太长,而对另一部分同学乂显得太短。3、课堂生成的困惑。学生的自主

3、探宄总会有教师预设之外的发现,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现场调整&己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课堂似乎总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失去实效,一线教师面临着教学实践的两难局面。于是近几年,对有效教学的呼唤愈来愈高。纵观许多研究文章,往往将教学低效的原因归于教师素质低或归于课堂设计失当,文章和课题虽然很多,但基本上没有正视新课程实施所面临的真正矛盾,没有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本课题的研宄,试图从学生与教师,课前、课堂、课后儿个环节整体考虑,统一设计,探索

4、出一种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所面临的困惑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已有的学习活动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每一个数学内容的课堂学习都不是零起点。课前,精心设计探究性作业,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体验和感悟,让教师在课前对学生探究生成的知识有所了解和准备。这样,课堂上,教师就能有效地组织课堂交流和分享活动,帮助学生归纳梳理与总结,及时巩固练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法是:(一)课前学习,探宄先行。1、教师:简约设计探宄性作业。教师在课前

5、,深入钻研教材教参,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根据核心内容,精心设计课前的“探究性学习作业”。课前的“探究性学习作业”要遵循“简约”和“渗透”的原则,“简约”即:去繁就简,保留课程的核心重点。“渗透”即,让学生提前感知新知。围绕课程的核心重点,设计一组或若干组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足够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下面,结合一个案例进行具体说明。案例1:“升和毫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通过钻研教材和教参,教师认识到,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升和毫升”两个容量单位的认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生

6、活经验,让学生提前感知“升和毫升”,于是在课前教师设计了:到商场寻找使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的商品,并记录下它的容量,最后用一句话说说调查感想的探究性学习作业:使用毫升作单位的商品:商品名称商品容量使用升作単位的商品:商品名称商品容量调查感想:这个前置性探宄作业,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不要求学生提早知道“升”和“毫升”的多少、进率等其它新知,目的仅仅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前对“升”和“毫升”就有充分的感知、探宄和感悟,积累足够的数学活动经验。2、学生:自主探宄,体验感悟。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

7、“探宄性作业”。与传统的“预习”不同,在这一过程中,不追求学生对新知的先学先会,而重在U:学生在探究性数学活动中,充分调动起个体的知识经验和思维,体验和感悟新的数学规律,发现新的数学现象,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从而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积极的准备。探宄不一定要很复杂,只要活动设计得当,即使在简单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也能有精彩的发现。以案例1为例,学生在课前通过调查后写下的调查感想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有的发现了:“原来有这么多的商品是用毫升和升做单位呀”;有的发现了:“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的物体都是液体”;有的发现Y:“大

8、瓶子用升做单位,小瓶子用毫升做单位”;他们有的对“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有所感知:“升和毫升的距离很大”“升一定比毫升多”;有的收获了数学活动的喜悦:“我觉得非常开心,也很好玩,以后我一定多参加这些活动”;孩子们的态度更积极了:“应该多留意点身边的事物”“这次我只调查丫7种商品,下次我会努力的”;还有的孩子们注意到容景与重景的不同:“有些商品虽然容量一样,但重量却不一样”学生在调查中,对升和毫升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