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问题研究

新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问题研究

ID:22438319

大小:4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9

新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问题研究_第1页
新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问题研究_第2页
新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问题研究_第3页
新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问题研究_第4页
新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问题研究摘要:我国持续双顺差现象是一种收支状况的失衡,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矛盾。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将会极大地影响当前的物价和房价调控工作。对外经济的失衡将加剧国内经济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现状及成因的分析,结合某些国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相关经验,进而提出当前双顺差问题的治理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999-2010年期间,我国国际收

2、支一直处于“双顺差”状态。国际收支顺差由1999年的262.9亿美元不断扩大至2010年的5314亿美元,涨幅超过20倍。经常账户顺差从1999年的211.1亿美元攀升至2008年的4261.1亿美元。2009年以来有所回落,但一直维持在3000亿美元的水平。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由2008年的189.5亿美元升至2010年的2260亿美元,涨幅接近12倍(如图1所示)。货物贸易是经常账户顺差增长的主导因素,10年间涨幅超过7倍。直接投资净流入构成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主要来源,10年间涨幅接近4倍。数据来源:1999年-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受世界经济衰退等因素影响,我国经常项目占GDP比重由200年的10.6%回落到2010年的5.2%。但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加之我国外汇储备仍以每年4000多亿美元的规模继续积累,未来该指标仍面临反弹压力。我国目前的对外经济失衡状况甚于当年日本。(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可能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周期性失衡,即一国经济周期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二是货币性失衡,即在一定汇率下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变化而引起的进出口货物价格变化

4、。三是结构性失衡,即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四是收入性失衡,即由于各种经济条件的变化引起国民收入的较大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五是临时性失衡,即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就是一种接近结构性失衡的不平衡,是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是重要因素。全球经济失衡时全球生产力布局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反应。上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劳动力流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跨国公司出于比较经济优势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战略需求,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

5、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向了新兴市场国家,而把一'些高技术的制造和高端服务留在了本国。这样就促成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在国际生产力布局变化下,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利用外资方式,使中国出于制造业的终端,承担了许多转移顺差。2、现存经济结构和多年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是主要因素。我国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储蓄高于投资,消费低于投资,内需不足。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在外贸上,我国是以加工贸易

6、为主。中国出口顺差的50%以上来自外商投资企业。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出口导向和对外资优惠的政策和体制,鼓励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鼓励各地方各部门运用各种办法吸引外资,甚至要求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尽可能对外出口,并尽可能控制其在国内的销售比例,希望流到国内来的外汇和外资越多越好,如此,产生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从明显的资金短缺,进而发展到资金和流动性的严重过剩。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一般政策途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国际收支失衡后,政府面临着三个层次的政策选择。首先,它们

7、必须决定是通过融资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还是通过调整来消除赤字,或是寻求弥补与调整的某种适当的组合。其次,如果确定用调整手段,则在确定调整程度后,当局必须决定是用支出变更政策(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还是使用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或直接管制)来达到增加外汇收入、减少外汇支出的目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常运用扩大内需等结构调整政策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当然,在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这样的特殊情况下,也会采取一些加强资本管制的措施和直接采取行政措施。再次,转换政策可以通过贬值或贸易政策实现,其中贸易政策包括进口配额和外汇管制等限制或鼓励措施。同时,有弹性的浮动汇

8、率制度也能自发地对贸易和国际收支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二)德国和日本应对国际收支顺差的政策比较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日本和德国均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汇率升值和持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