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试重点

经济学考试重点

ID:22466577

大小:3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1页
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2页
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3页
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4页
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5*3=15)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称为稀缺性。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2.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谓“虫瞰”(worm’seye)。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中应有以下几点:n(1)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n(2)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n(3)要达到的目标是最大化。7.n(4)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n(5)核心是价格理论。3.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

2、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4.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不变、其它生产要素投入量也不变的条件下,不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该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超过了一定的临界点后,由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量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将会不断地减少。6.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销售同一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同一消费者销售不同数量的同一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7.洛伦兹曲线:用来反映社会

3、收入平均分配的曲线。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8.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无法使资源实现有效配置的状态,即未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六.简答(5*6=3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之点?共同点:均为实证分析,分析的制度前提一致,都是研究经济行为的;不同点:(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

4、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

5、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

6、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2.影响商品需求变动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P)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消费者收入水平(M/I)(例外情况)§相关商品的价格(PX)(替代品、互补品)§消费者偏好(Pr)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消费者预期价格(Pe)消费者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预期未来收入稳定增长,需求增加,预期未来收入不确定或下降,需求减少。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上涨,需求增

7、加,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下降,需求减少。§其它因素3.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其形成原因定义: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将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原因:一般而言,消费者偏好某物而未能获得,或拥有數量不够大时,增加消费量则其满足感大增(边际效用增加);但拥有數量足够时,再增加消费量则其满足感增加幅度逐渐平缓(边际效用递减);拥有數量太多时,再增加消费量则反而感觉厌惡(边际效用减为负且继续递减,累积之总效用因此,亦减少)。在正常狀况下,消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