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ID:22474305

大小:47.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_第1页
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_第2页
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_第3页
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_第4页
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王晓棠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红十字傅爱医院154600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2月一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特发性间质肺炎患者,均采取基础支持疗法。治疗过程中,间断性吸氧,尽可能改善患者缺氧的临床症状。若是伴有感染,应该根据感染的病原菌实施对症处理治疗。结果在治疗后,患者的动脉氧分压数值为(3.5±0.6)L;肺活量为(66.4±7.7)mmHg;而治疗前,患者的动脉氧分压数值为(2.0±0.2)L;肺活

2、量为(47.7±8.6)mmHg,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共有21例患者,约为36.21%。1例患者因为呼吸衰竭致死,死亡率是1.72%。结论对于特发性间质肺炎疾病,应该尽可能做到早期临床确诊,进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使临床疗效得到最大程度提高,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词:特发性间质肺炎;治疗;效果特发性间质肺炎简称IIP,其临床特征主要是肺实质炎症、肺纤维化[1],是一种良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可对患者的心脏、呼吸功能等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IIP末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蜂窝肺,

3、通常存活时间约为3〜5年[2]。IIP疾病的病理因素目前还不是相当明确,但是存在较多相关因素。为进一步了解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特点,现选择2013年2月一2014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8例特发性间质肺炎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8例特发性间质肺炎患者,其中毡括23例女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年龄均在30〜73岁之间,平均年龄(52.17±8.59)岁。忠者发病吋间最少的只有2个月,最长的可达2年,平均时间(1.26±0.45)年。所有患者均具奋进行性呼吸闲难、陈发性咳

4、嗽等临床症状,关节痛者13例,周身乏力者14例,干咳者21例,咯血者25例,胸痛者34例。血沉增高者共冇54例,低氧血症者共有43例。49例患者有网状结节影,肺纹理表现模糊、紊乱、增粗以及增多者共有28例。全部患者均知情同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2方法对该组58例患者行基础支持治疗,每天药物治疗:甲泼尼龙(国药准字H20010098),剂量为250mg,1次/d,用药3个月;环磷酰胺(国药准字H20093393)剂量为1500mg,1次/d,用药3个月;长春新碱(国药准字H20058597),剂量为2mg,1次/d,用药3个月。治疗4〜6

5、d以后,药物改为口服甲泼尼龙片(国药准字H20020224),剂量为40〜80mg,连续性治疗3个月,等到患者病情恢复稳定以后,即可开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同吋给予维持治疗,吋间至少1年。在治疗过程中,间断性给予吸氧[2】,尽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缺氧症状。若是患者伴有感染,可根据感染病原菌实施对症抗感染的药物加以治疗。1.3疗效判定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病患血液,通过Elisa法对于患者血清IFN-γ、III-C等含量进行检测,同吋测量患者治疗前后6min时间的步行距离、SPO2以及高分辨CT来评价病情。CT评价标准如下:根据下肺野、

6、中肺野以及上肺野进行内脏划分,每个肺野的网状改变记为1分,网状影为5分,磨玻璃状为3分,小片模糊影为4分,半片模糊影为3分,通过两肺病变冲分的形式进行积分计算。1.4统计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间试验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利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通过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予以检验,应用χ2检验两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2结果该次研宄中,该组58例患者通过治疗后,病情均获得了显著性改善。在治疗后,患者的动脉氧分压数值为(3.5±0.6)L;肺活量为(66.4&plusm

7、n;7.7)mmHg;而治疗前,患者的动脉氧分压数值为(2.0±0.2)L;肺活量为(47.7±8.6)mmHg,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性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共有21例患者,约为36.21%。1例患者因为呼吸衰竭致死,死亡率是1.72%。而根据上述情况进行分析,该次实验中的病患苏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与影响学表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通过CRP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经过治疗后,CRP评分明显下降。病患在进行治疗之后,病情

8、好转,其除了CRP评分数据上出现改善,在肺活量以及动脉氧分压方面的情况也出现了好转。通过比较其结果,差异奋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该次研宄中58例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