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义》与易学

《白虎通义》与易学

ID:22493246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9

《白虎通义》与易学_第1页
《白虎通义》与易学_第2页
《白虎通义》与易学_第3页
《白虎通义》与易学_第4页
《白虎通义》与易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虎通义》与易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白虎通义》与易学摘要:光武中兴后,在易学领域,古文费氏易学渐兴,但属于今文的象数易学特别是《易纬》的象数易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且广泛、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白虎通义》吸收、借鉴《易纬》之说,构筑了一个以太初、太始、太素、三光、五行为次序的宇宙生成模式。它曾称述《易传》“汤武革命”之说,强调改朝换代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倾心于《易传》的天尊地卑、乾坤定位之说和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系统阐述了三纲六纪理论,目的在于营造一个上下各安其位的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天人整体和谐的文化价值理关键词:《白虎通义》;易学;《

2、周易》;东汉BaihuTongyiandtheYi-ologyAbstract:SincetheGuangagenumberYiology,esp.thatconceivedinYieanirestheprinciplesof“heaven(symbolofthetrigramQian)superiorbolofthetrigramKun)inferior”conceivedinYiZhuan,andDONGZhongshu’sthoughtoftheThreeCardinalandFiveConstantVirtues.I

3、tsystematicallyexpoundedthemoralprinciplestocreateaharmonioussocialatmosphereinanattaintoaholisticharmony.Key 汉武帝以后,儒家经学成为统治思想和官方学术。随着经学的演变和发展,随着它与政治、经济利益的日趋密切,经学中今文学、古文学及其内部各学派的矛盾、纷争亦愈加严重。这不利于刘汉皇朝在思想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大一统。最高统治者需要统一儒家经义,于是,汉章帝亲自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白虎观会议。会议的结果,由班固编集成《白虎通义

4、》,亦省称为《白虎通》。我们注意到,在《白虎通义》中,《周易》和易学的影响表现得较为突出。《白虎通义》在阐述儒家经典的重要作用时,肯定了《周易》的非凡特殊价值和特殊地位。它说:“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不能自成,是以圣人象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它还称述《礼记·经解》之文曰:“洁净精微,《易》教也。”(《五经》)[1]在《白虎通义》看来,五经是五常的载体,其中《易》是“智”的载体,而“智,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性情》)

5、[1]。《白虎通义》又将五常与五谏联系起来,将“智”与“讽谏”联系起来。它说:“人怀五常,故知谏有五。其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窥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讽谏者,智也。知祸患之萌,深睹其事,未彰而讽告焉。此智之性也。……孔子曰:‘谏有五,吾从讽之谏。’”(《谏诤》)[1]这就突出了《周易》和易学在准确认识社会隐患方面的作用,是其忧患意识的一种反映。此外,《白虎通义》还承于《易纬·乾凿度》之说,将五常与八卦联系起来,指出:“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性情》)[1]结合上面提到的“《乐》仁、《书》义、《礼》礼

6、、《易》智、《诗》信”之语,五常所由出的五气既然本于八卦之体,那么,《易》在五经中的独特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结合五常之说强调《易》为五经之首,虽是承于《七略》而来,但亦与《白虎通义》的说法有一定关联。关于《周易》的成书,《白虎通义》依据《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云云,论述道:“文王所以演《易》何?商王受不率仁义之道,失为人法矣。己之调和阴阳尚微,故演《易》,使我得卒至于太平日月之光明,则如《易》矣。”对伏羲作八卦,它更是直接引用《系辞下》之文:“伏羲作八卦何?伏羲始王天下,未有前圣法度,故仰则

7、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象万物之情也。”至于孔子作《易传》,它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但却指出:“周衰道失,纲散纪乱,五教废坏,故五常之经咸失其所,象《易》失理,则阴阳万物失其性而乖……”。故孔子“追定五经,以行其道”。(《五经》)[1]这些反映了《白虎通义》对易学的特别重视,而且班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与此也不无关系。《白虎通义》继承、发挥《易传》以来特别是董仲舒天人之论中的神秘主义因素,再次强调天是至高无上的,具有镇服、治理人的种种威严和权力:“天者何也

8、?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那么,以天为主导的宇宙万物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在论及人类嫁娶之道时说:“《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淳。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嫁娶》)[1]很明显,这是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