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1-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1-教学设计

ID:2250064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5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1-教学设计_第1页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1-教学设计_第2页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1-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1-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济南市历城区化学科电子备课2010年月日jinanshilichengquhuaxuekedianzibeike课题第四单元课型复习序号备课人单位三中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1、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灭火的目的;2、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2、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燃烧产物,培养学生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了解二氧化碳的自然循环及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课本基础知识但还不能系统掌握和运用。少部分学生课本基础知识还掌握的不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2、、通过学习燃烧和灭火,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原理2、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科学实验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燃烧产物,2、培养学生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了解二氧化碳的自然循环及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的重要性教学方法与媒体讨论法、自主研究法、巩固练习教学过程:燃料一般可燃物燃烧条件和灭火措施促进燃烧的方法爆炸的原理、爆炸极限和安全防爆措施化石燃料组成:C、H、S、N等元素燃烧能源产生气体CO2污染空气,形成酸雨循环实验室制法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

3、质综合利用天然气煤煤的气化煤的焦化煤的液化SO2、氮的氧化物石油的分馏一、知识网络归纳。济南市历城区化学科电子备课2010年月日jinanshilichengquhuaxuekedianzibeike二、讲解1.燃烧和灭火的常用知识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燃烧的条件:⑴可燃物⑵氧气⑶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由燃烧的条件进行推论,可以得出灭火的原理:⑴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⑵隔绝氧气;⑶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这三个条件只需满足一条即可。2.易燃易爆安全常识易燃物:一般来说,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

4、烧、自燃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常见的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等。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3.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CO2)⑴物理性质: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⑵化学性质:①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⑶制法: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仪器:长颈漏斗、锥形瓶、导气管、集气瓶。步骤:查、装、定、收1.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入药品;3.固定装置;4.收集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

5、集气瓶口出,看是否熄灭。⑷用途:能灭火,制纯碱、尿素、汽水等的原料,干冰作致冷剂。二、专题综合讲解1.燃烧和灭火的常用知识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燃烧的条件:⑴可燃物⑵氧气⑶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由燃烧的条件进行推论,可以得出灭火的原理:⑴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⑵隔绝氧气;⑶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这三个条件只需满足一条即可。3.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CO2)⑴物理性质: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⑵化学性质:①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⑶制法:药

6、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仪器:长颈漏斗、锥形瓶、导气管、集气瓶。步骤:查、装、定、收1.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入药品;3.固定装置;4.收集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出,看是否熄灭。⑷用途:能灭火,制纯碱、尿素、汽水等的原料,干冰作致冷剂。济南市历城区化学科电子备课2010年月日jinanshilichengquhuaxuekedianzibeike布置作业应试指南复习有关题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