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论——感受霍春阳的艺术精神

传统论——感受霍春阳的艺术精神

ID:22501078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传统论——感受霍春阳的艺术精神_第1页
传统论——感受霍春阳的艺术精神_第2页
传统论——感受霍春阳的艺术精神_第3页
传统论——感受霍春阳的艺术精神_第4页
传统论——感受霍春阳的艺术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论——感受霍春阳的艺术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传统论——感受霍春阳的艺术精神潘吉成PanJicheng传统不是单指古代,它是集过去现在未来于一身,而我们都囊括其中的时空整体。在我们才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享受前人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传统的价值在于社会性与延续性。著名学者余秋雨讲过:“传统是人类文明的集体记忆。如果我们视传统于不见,那么我们的文化艺术的记忆就会失去。我们就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更不会知道自己又将去往何方。”艺术是人类精神情感的痕迹。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历史痕迹划分成不同阶段,但我们却不能把一个人的精神情感分成两半,

2、一半属于过去一半属于现在或将来。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精神情感都是由过去的精神情感转化而来。正像李大钊说过的:“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我们都是从传统中走来,并终将回归传统的怀抱。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应为后世的典范,而有些人却视传统于不见。还有些人认为古代画家已经登峰造极,高不可攀,总觉得今人不如前人,视传统为束缚,而非给养。我们应如鲁迅先生那样秉持“对传统的尊视而非陶醉”的态度。我们不能盲目求新,也不能陶醉在古人的辉煌里。黑格尔说:“我们的本质即是我们的过去。”这些都表达了传统的重要价值。我们学习继承传统是填平

3、当代人和古代人之间的沟堑,让当代人通过对传统的学习与古人对话。使我们能和先贤站在一起,心明眼亮,洞察千年。霍春阳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典范。我们反对盲目地效仿古人,无论是因循依赖,还是流于表面。只有在自身悟道时感悟古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艺术才会具有深度与活力,艺术之新只有体现于精神层面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所谓法无定法,物有常理。常理不可移。常理就是生命,就是精神之质,近乎于道。老子讲“高以下为基”,这说明传统的核心价值。但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不应是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更不应是只追求新奇怪诞,应更多地从精神层面体验,而非仅

4、在形式上一味求新。古人云:“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刘勰说:“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竞今疏古,风末气衰也。”从质朴到讹诞,时代越近滋味越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家都竞相模仿近代的新奇而忽略古代的精神,这是造成文风暗淡、文气衰弱的原因。张彦远说:“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论画无古今,精神更不会有新旧,好的艺术作品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区别,传统的好东西不会过时,相反的事物可能刚一出世就不再新颖。霍春阳的艺术正是这种传统精神之上的历久弥新。霍春阳艺术

5、作品的特征之一是平淡质朴,境界悠远。而艺术的平淡素朴最难,因平淡素朴与肤浅无味只有毫厘之差。(正如淡香与无香只是毫厘之差。鲜鱼腐鱼皆可红烧,而独鲜鱼可以清蒸。否则入口本味之甘恶立见。)霍春阳的艺术正是以质朴清新为尚为美,庄子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能体纯素,谓之真人。”从霍春阳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质朴清新的境界。苏轼诗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清新是生命使然,霍春阳的作品涌动着生命的情感,是静中寓动的大境界。老子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霍春阳之作品是谓

6、去故更新,而新正是体现在他个体对生命精神的独特感悟上。霍春阳作品的第二个特征是艺高在笔墨,观霍春阳之画虽简淡古朴然骨气具盛,神形合一,形笔相融。这是技与艺的融合,是生命与笔墨、情感与笔墨的合一。因此在霍春阳的笔墨间看不到野气、火气与躁气,有的是静气、文气、和气与大气,这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体现。霍春阳笔墨纯厚灵动,墨妙笔精,以淡墨虚笔为宗。他以生命感悟融于笔墨,以情动于笔墨,以内心引领笔墨,是自然元气作用于笔墨,霍春阳的笔墨是以情领形,笔随形动,笔形化境。“笔中气韵横生是霍春阳高妙之悟。”“墨端气韵霍春阳不是表现在墨汁淹漬里而是妙寓于境

7、界中。”正像戴醇士在《题画偶录》中所说:“笔墨在境象之外,气韵又在笔墨之外,然则境象笔墨之外,当别有画在。”此“画在”即精神,霍春阳的笔墨正是因精神的光辉而具有崇高的文化价值。霍春阳作品第三个特征是笔墨形式的抽象概括,以少胜多,以简寓繁。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笔略而神全,墨少而意多。”恽格《画跋》中有:“画以简贵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渣,独存孤迥。”霍春阳的作品是谓形简意赅,虽形简但审美共性与精神内涵广大。正如老子所说:“少则得,多则惑。”王弼解老子曰:“自然之道,亦犹树也。……多则远其真,故曰惑也;少则得其本,故曰得也。

8、”物之简、物之朴是自然之大理。艺术求简实际是一种返璞归真。求简归一是传统道家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这样一个嘈杂浮躁、追新求异、尔虞我诈的世界,不禁使我们留恋老子的小国寡民,向往乌托邦。也只有艺术才能把我们带回到那自然静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