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粉彩的艺术特色

论传统粉彩的艺术特色

ID:4256896

大小:797.2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30

论传统粉彩的艺术特色_第1页
论传统粉彩的艺术特色_第2页
论传统粉彩的艺术特色_第3页
论传统粉彩的艺术特色_第4页
论传统粉彩的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传统粉彩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陶瓷史话67论传统粉彩的艺术特色斯泓ONTHEARTISTICFEATURESOFTHETRADITIONALPASTEL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杭州310018粉彩是始于清代的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至今描、钉头鼠尾、曹衣描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在康熙古彩的绘画基础粉彩的线条运用基本借鉴十八描的法则。黄宾虹曾上,吸取珐琅彩的制作工艺而形成的釉上彩瓷装饰根据自己的作画体验,总结归纳出笔法的五要:艺术。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平、留、重、圆、变”。传统粉彩在线条运用上说。

2、清陈浏在《陶雅》中曾赞粉彩是:“前无古多遵循以上几个法则,但是更加难以把握。因为它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不仅是在一个光滑的物体上绘画,而且有很多作品(一)笔墨是在一个360度的球面上进行创作,颜料也是用油1、线调制,线条容易产生滑、涩、扁、臃肿种种毛病。从石器时代开始,我们的古人就开始使用毛在瓷画中要达到线条像被刻进瓷面的艺术效果是很笔,这种工具的使用使中国艺术在其诞生之日起就要功力的,尤其在“平、留”的基础上,“重、独具线性艺术的种种风采。无论是书法、绘画、还圆、变”的用笔更需不断磨练

3、,手运心悟,才能稍是工艺美术都在其各自的领域发展到线性艺术的高有起色。粉彩用来填色的水颜料最适合单色平涂,峰。很难像国画颜料那样直接作为有色的线条在纸上驰粉彩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它骋,所以纵观有史以来的粉彩作品,大多以工笔重运用特殊的陶瓷彩绘颜料创造性的把装饰图案与中彩,或兼带一些小写意,多采用黑色构线与单色平国传统绘画移植到瓷器表面并形成了自身不同于纸涂的绘画方法,所以大多使用高古游丝描、琴弦上绘画的特殊效果。线条作为粉彩瓷画的基本语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等中锋用笔的线条,这些言,与中

4、国画论里的骨法用笔理论一脉相承,息息线条刚柔相济,意气相连,力透瓷面,明朗通透。相通。形成了粉彩线性艺术的杰出高度。用线来表现结构、虚实、远近、强弱、明暗等康熙时期的粉彩作品处于初创与发展阶段,雍关系,古代《绘事指蒙》载有高古游丝描、琴弦正时期的作品是传统粉彩艺术的高峰期。其线条大多是中锋用笔的铁线描与高古游丝描。以粉彩八桃图天球瓶和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为例,吸取宋人花鸟风格,用笔劲挺柔韧,对象描绘结构(图2)雍正珊瑚红地牡丹纹贯耳瓶局部(图1)雍正粉彩八桃图天球瓶68陶瓷科学与艺术2008.

5、11总第期395分明,层次清晰。八桃图天球瓶画面明朗清秀,主干、侧枝、嫩枝主要采用双钩画法,但其中笔墨各有变化,主干用笔苍劲老辣,墨色沉着浑厚,一些细部受西洋绘画的影响,体现出有点像圆柱体那样的立体感,甚至有点高光。侧枝先用中锋勾勒,再加以皴笔与渲染,小嫩枝一两笔到位,力送笔尖,笔笔聚气。绿叶线条灵活飘逸,轻而不浮、巧而不滑、舒展自如,在枝干与花实之间穿插遨游;桃花用线粉嫩柔媚,圆转婉约;桃实硕大饱满,艳丽夺目(图1)。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上绘有四种颜色的桃花,形态各异、迎风招展(图2)。雍正

6、时期的另外一件著名的作品粉彩团蝶纹(图3)雍正粉彩团蝶纹碗局部碗,以彩蝶与花卉一起入画,色彩缤纷、斑斓夺目。每只小碗外壁上画有五组由两只形态各异的蝴到了更多的表现,用笔更为丰富,并与传统绘画艺蝶与四季花卉组成的团花蝶纹。蝴蝶与花卉的线条术更为相通。如《粉彩仕女图灯笼式瓶》,外壁绘各具特色,尤其是蝴蝶,勾勒极细致精巧,翅膀上麻姑手捧一瓶梅花飘然立于海上,其旁有衔寿桃的的花纹与经络结构清晰,四肢与触角硬挺有力(图仙鹤为伴(图4)。其人物造型与用笔颇具陈老莲3)。雍正时期人物画风用笔以纤弱清秀圆润为画风但缺

7、少了陈画的些须灵气。乾隆《粉彩百鹿图主,有清代侍女画的总体特色,山水画以仿照当时双耳尊》,尊体绘百鹿,衬以山林、小溪、花草树盛行的“四王”院体画风格为主,师承董源、巨然木等背景,鹿群线条工整严谨,一丝不苟,树石山与元四家,林勾、皴、擦、点、染并用,法度森严,小溪水流用笔灵活松和白云环绕用铁线描勾画(图5)。整幅作品给人动,并经常的感觉是面面俱到,以工整严密细腻见长,颇具五配有优美娟代闻名于世的《丹枫嗷鹿图》之画风,但比之于秀的小楷题此,稍嫌造作与呆板,流于形式而气韵不足。乾隆诗补白。诗时期有很多粉彩人

8、物与山水瓶,或是以人物为主书画印结合体,山水为背景,或是一些工整的界画,都是法度的构图方式森严,严整细腻、柔和秀美的画风,与当时统领清在雍正粉彩代画坛的四王画风一脉相承,大多采用披麻等以线中得到广泛条为主的皴法,绝少出现北派山水画和宋人画风中应用,这是大刀阔斧式、爽快淋漓的斧劈皴法。如《粉彩开光康熙粉彩所山水诗句方瓶》,山水树木、庭台楼阁,远近关不具有的。系,无一不采取界画的用笔与程式(图6)。包括乾隆时水波纹的画法,都是中锋用笔,但由于线条太中规期的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