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

ID:22504763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_第1页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_第2页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_第3页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_第4页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摘要:南京历史悠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南京历史文化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我通过分析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保护建议。关键词: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研究现状分析1、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南京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的文化古都。春秋时期的“冶城”和“越城”是南京历史上最早的城垣。公元前333年,楚国建金陵邑,南京“石城”之名,便渊源于此。公元229年,东吴孙权定都建业,此后的东晋、宋、齐、梁、陈共六朝先后定都于此,故南京又名“六朝古都”。建康在隋灭

2、陈后全部平毀,至今其确切的城址仍然是一个谜。南唐烈祖李异于公元914年重建金陵城,并作为南唐的首都。金陵城“跨水立城,周围25里,凡八门”,四至约在今北门桥、中华门、大中桥、水西门,成为明南京城的基础。明太祖朱元璋依据“高筑墙、广积粮”的思路,依北斗七星筑南京城墙,历时21年告竣,筑有四重城墙,即外郭、内城、皇城、宫城,其中宫城和皇城依据礼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成为北京宫殿的范本。明南京的城市建设,达到了历史鼎盛时期。清代改江宁府,驻两江总督是东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太平天国战争对江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诸多名胜古

3、迹毀于战火。清军攻克江宁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重建。民国定都南京后,开始了首都计划,修筑中山大道等通街大道,兴建了数量可观的民族形式和其他标志性建筑。今天的南京城源于江防要塞,复兴于南唐(公元914年),盛于明初(1368),又颓于太平天国(1853—1864),再兴于清末南京正式开埠至民国26年(1937)。闩军占领南京期间多有破坏。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进行了一些新、复建工程。此后国民政府忙于内战,近代建筑往昔繁华景像也一去不复返。经历了三次重要城址变迁和多次战火洗礼,成为由多重历史沉积构成的城市。2、

4、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从1982年南京市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后,南京就开始着手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1年《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为专门章节列入“总体规划”。其中所确定的13片环境风貌保护区和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时,作为《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进行了重点修订并单独列出,使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得到更有力的规划保护依据。近儿年来,南京市政府还着手对一些历史街区、历史古迹、标志性建筑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取

5、得了较好的成效。比如,为给筹建中的中W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让路,原先在此办公的江苏省政协机关已全部搬出,“总统府”恢复了历史的原貌;2003年7刀3日,南京明孝陵中遗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法国巴黎第2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南京明孝陵、北京十三陵作世界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作为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的一项空白。同时,南京民国别墅区也日益受到重视和保护。目前,南京拥有281处帘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4处,省级文保单位83处,70多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十万余件文物等等,反映

6、了南京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展示了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二、存在问题在城市现代化和老城改造过程中,城南的历史街区仍然面临拆除的困境,名城保护任重而道远。早在1992年,南京划定门东、门西、大百花巷、金沙井、南捕厅5处传统民居作为历史街区予以保护,由于种种原因,到2002年,除南捕厅历史街区外,己基本看不到成片的传统历史街区。同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丰富的地下文物遗存正受到严重威胁。一些部门和单位盲目施工,导致地下文物遭到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文物未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从新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看仅

7、有明代聚宝门门东、门四两片传统民居群划作保护片区面积还不到明南京城的几十分之一,这样的保护范围和力度与南京历史名城的地位有很大的差距。南京老城南改造引发的广泛社会讨论以及不同社会角色不同观点的争论,说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十分错综复杂的问题,关于南京老城的社会讨论聚焦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三个核心问题:(1)价值观的差异和冲突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社会角色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有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判断,对于“是否保护”、“保护什么”、“改善什么”等问题难以达成一致的汄识,即使是相同的市民角色,关于这一问题也因住地居民

8、、外地人士而有差异,这种差异和冲突在多元化的今天尤为突出。(1)方法论的问题保护和更新方法的选择,对于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进行适当并多元保护,对于如何处理保护与更新、延续和改造、风貌与格局、建筑与街巷、老房子与新建筑、历史遗产保护与现代化设施的提供等关系问题,都存在较大的观念认识和方法差异。(2)实施制度的问题保护与更新实施制度的支持,是实行保护的重要保证。也才能使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