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考与对策

有关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考与对策

ID:22517119

大小:69.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有关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考与对策_第1页
有关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考与对策_第2页
有关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考与对策_第3页
有关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考与对策_第4页
有关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考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考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考与对策姚兴良(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学系江苏无锡214081)【摘要】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受高考制度的限制,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层次性、多样性,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不高;现实状况与客观需要差距巨大,高职院校如何破解素质教育难题构成极大挑战,切实加强高职学牛.的素质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木文就高职学生现状,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应对之策展开分析讨论,力求有益于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设。【关键词】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校

2、园文化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2)03-078-03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是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其质量观的,也就是高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过硬的技术和能力,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无庸讳言,现实中,受高考制度的限制,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层次性、多样性,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不高;现实状况与客观需要差距巨大,这为高职院校如何破解素质教育难题构成极大

3、挑战,切实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笔者就高职学生现状、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应对之策展开分析讨论,力求有益于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设。一、高职学生的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总的状况为:素质差异大,个性突出,文化基础较弱,学习不够刻苦;价值追求多元化,突出自我价值的实现;兴趣爱好广泛,表现欲强,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组织纪律性,自我约束力差,心态偏颇,情绪波动大,心里不稳定。1、学:^基础一般II学惯差与相对精英教育而言,高职学生学AI基础较为一般,生源水平处于中下状态

4、,除个别在智商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外,大多数是初中高中阶段长期学习习惯不佳和学习基础不好所致,在校表现为学习成绩不佳,出现不少红灯;上课无心听讲,课后不看书学习,作业抄袭交差,考试作弊者有之;严重的甚至经常逃课,整天无所事事,吹牛上网玩游戏。2、自主意识强而自律状况差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自主意识强,要求自主安排,不愿外在约束,反感制度制约;高职院校管得太多往往不受学生欢迎,甚至抱怨、埋怨、指责、抵制;高校普遍遵循宽松原则,高职院校也不例外,这样一来,高职院校又普遍感到,高职学生自律意识比较差,不自律不自爱不自尊,有些甚至

5、连起码的文明礼貌常识都缺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尽正确,无论是纪律观念、行为惯、还是刻苦精神,学惯等方面,如果按精英阶段的标准去要求,往往会失去信心。3、S标多重而角色冲突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艽本质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业务人员,也就是工人,技师性质,这正是许多高职学生所不希望的;因此,他们在现实中面临尴尬境地,寻求突破,不乏有学生或家长千方百计通过提升学历层次等途径来改变”命运"或通过考证等级来寻求更多的更好的就业可能,学生自身难以决定,难以集中吋间,集中精力安

6、排好学习任务,在人生理想、职业选择、社会角色之间纠结,设置多重S标,不同角色之间相互冲突,自信与自卑同在,造成就业压力大,心里负担重,精神紧张不安。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充分注重人的本质和潜能,注重学生终身学4能力的培养,其精神主旨是鼓励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推动未来社会全面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是马克思主义有关n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观点的发展。素质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其重要性体现在: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二是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

7、自身发展需要。1、客观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利用本土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走了一条资源消耗型的后发国家的发展之路,甚至成了所谓的"世界工厂",创造了呻国制造"吋代,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缺乏核心技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纵观18世纪以后的几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之路,不难发现世界经济的重心经历了从欧洲到美洲,又从美洲到日本再到美国这样一个巨大转折;这种转折并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简单位移,其内因就在于创新的驱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人国崛起,除了制度、技术、文化和教育方面进行创新,没

8、有其他的选择,其中科技与教育创新最为关键。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要实现国家现代化的B标,必须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推进教育普及和发展,着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不容置疑,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