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证心要

佛法修证心要

ID:22519169

大小:954.00 KB

页数:634页

时间:2018-10-29

佛法修证心要_第1页
佛法修证心要_第2页
佛法修证心要_第3页
佛法修证心要_第4页
佛法修证心要_第5页
佛法修证心要_第6页
佛法修证心要_第7页
佛法修证心要_第8页
佛法修证心要_第9页
佛法修证心要_第10页
资源描述:

《佛法修证心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佛法修证心要元音老人著免费赠阅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徐恒志序………………………………………(005)自序……………………………………………(007)心密三祖元音老人传略………………………(011)略论明心见性…………………………………(019)《碧岩录》讲座………………………………(083)禅海微澜………………………………………(177)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219)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241)《解脱歌》浅释………………………………(249)《悟心铭》浅释………………………………(287)法身、报身、化

2、身……………………………(307)桥流水不流……………………………………(313)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325)学佛无难,但观自在…………………………(335)耳根圆通法门…………………………………(347)传心中心法灌顶时之开示……………………(353)心中心密法打七开示…………………………(361)学佛第一要知见正……………………………(387)如何消除贪瞋痴慢疑…………………………(403)心经抉隐………………………………………(415)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徐恒志序佛法三藏十二部,汪洋浩瀚,博大精深,其所指归不外息妄显真,复本心性。正像

3、《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人人本具的智慧觉性。《华严经》说:“不了于自心,云何知正道。”《楞严经》说:“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大日经》也说:“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因知千经万论莫不直指众生自性。故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实为佛法的精髓,成道的关键。正如五祖弘忍大师所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六祖惠能大师也独具慧根,高唱顿悟自性、见性成佛之说,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从而使后世学人能舍末究本,直契心源,使顿教法门风行天下。影响所及,发展成为禅宗的“五家七宗”,陶冶龙象,人才辈出。但近世以

4、来,学佛者每视明心见性为畏途,不以悟证本体为要务,粘境着相,心外取法,因此起惑造业,轮转不息,学佛多年,痛苦依然。甚至不明一切佛法,都是善巧方便化度众生,无有定法可说,往往固执法见,执指为月,诤论胜劣,是非纷然,深可惋惜!元音老人(李钟鼎老居士)今年九十一岁,深入禅海,彻悟心要,隐居沪滨数十年,离亲断爱,弃绝名利,融通净密,随机施教,默默耕耘,毁誉不动。老人鉴于明心见性,彻悟本来,实为佛法的纲宗,因此大声疾呼,奋起提倡,并因时制宜,大力弘扬直指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又鉴于禅宗行人,因无明师钳锤逼拶,往往参究多年,了无消息,故常以与禅

5、相近而修法简捷的无相密乘心中心法,方便接引学人,使仗三密加持之力,速得定慧,豁开正眼。随学善信络绎不绝。老人是心中心法门的第三代传人,早年曾著有《略论明心见性》一文,并对王骧陆上师的《悟心铭》进行诠释。两文对明心见性的内容、要领、涵义、悟前悟后用功方法、证体起用等问题,阐述精详,妙义入神。此外,近年来曾为温州同学开讲宋朝圆悟克勤禅师的《碧岩集》公案,发挥拈花妙旨,启发般若,剖析至理,指物传心,言言见谛;还论述了净土法门“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和有关“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说明禅净不二、心净土净的玄义和恳切念佛、“一心不乱”的重要性。综观老人修证纲要,是以般若为宗,以总持为法,以净

6、土为归。上述各文曾刊载于河北《禅》编辑部所编的禅学丛书、北京《法音》月刊和福建广化寺佛经流通处的《广化文选》中。可谓施甘露味,开方便门,直指心源,同归净土。此书实是悟心的宝筏,修证的良导。谨缀此文,共添法喜。徐恒志一九九六年二月四日立春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自序一九八○年春应诸同参之请在沪上讲《楞严经》次,大家嘱我将佛法的中心问题——关于明心见性的修证问题简单扼要地写出来,供大家参研讨论,以免听过忘却。同时笔者因眼见广大佛子对“明心见性”有很大的误解,心怀忧虑。时下一般修行人普遍认为明心见性是高不可攀的佛、菩萨的圣边事,只有再来菩萨才能证得,非一般凡夫所能企及。

7、所以他们问也不敢问,谈也不敢谈,修法只在外围转,不能切入中心。虽经多年苦修,因不明心要,不识本真,习气妄执依旧,不得解脱,冤冤枉枉地堕在生死岸头流浪,辜负了己灵。从而使禅风不振,宗门衰微,更间接地促使整个圣教江河日下,降至于今日的奄奄一息。言之,宁不令人痛心!我等众生本具灵明觉性,妙明真心,与佛并无差别。释迦文佛于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时,曾明确地告诉我们:“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华严经·如来示现品第三十七》)。可见凡夫与佛没有根本上的差异,只因迷于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