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因子(mk)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

中期因子(mk)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

ID:22526738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中期因子(mk)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_第1页
中期因子(mk)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_第2页
中期因子(mk)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_第3页
中期因子(mk)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_第4页
中期因子(mk)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期因子(mk)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期因子(MK)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吴晓燕1陆晓媛2(通讯作者)(1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连云港2220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2)【摘要】木研究通过检测血清中期因子(sMK)在正常子宫内膜组(NE)、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组(EIN)、子宫内膜腺癌组(EC)中的表达,探讨中期因子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方面的关系和意义。【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中期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图分类号】R7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0

2、84-021.研究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牛.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三位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增高的趋势,目前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预防措施相对滞后。有学者研究表明其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的复杂过程。中期因子(midkine,MK)是一种新的肝素结合性生长分化因子。MK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MK在子宫内膜癌表达情况的研究国内鲜有报道,国外报道也不多。我们通过测定MK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来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病机制。同时结合其术前

3、、术后不同时期外周血MK水平的变化,为MK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子宫内膜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术后随访等提供理论基础。2.研究材料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54.20±7.91岁(41〜78岁),其中≤50岁的患者9例,〉50岁的患者21例;I期和II期井19例(I期14例,II期5例),III期11例;子宫内膜癌按组织学分级:高分化11例,中低分化19例;组织学分型均为腺癌;淋巴结转移11例,无淋巴结转移者19例;肌层浸润程度无或≤l/2肌层的标本12例,>1/2肌层的标本18例。根据妇产科

4、学第7版诊断标准,取同期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因阴道出血诊刮病检示增生期样子宫内膜),平均年龄53.10±4.38岁(35-55岁)。2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平均年龄54.00±8.68岁(34-66岁),各组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30例,EIN组20例,正常对照组15例(其中子宫内膜癌组需手术前一天和术后第七天两次采集标本)分别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ml。所有标本静置半小吋后以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层血清标本于-80°C保存,待成批测定,

5、避免反复冻溶。本研究的实验试剂为人MKELISA试剂盒(上海西唐生物科技奋限公司)。试剂盒组成(2-8°C干燥保存):(1)酶标板96孔;(2)lO×标本稀释液1瓶12.0ml;(3)标准品2瓶各8.0ng;(4)第一抗体工作液12ml;(5)酶标抗体工作液12ml;(6)20×浓缩洗涤液50ml;(7)底物工作液12ml;(8)终止液12ml。1.研究方法3.1ELISA步骤从冰箱中取出试剂盒,血清标本,以平衡至室温;加样;洗板;加入第一抗体工作液;洗板;加入酶标抗体工作液;洗板;加入底物工作液;加入

6、终止液,终止反疲;在30分钟内用酶标仪在450nm处测吸光值。3.2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各组SMK浓度的比较用Games-Howell法分析,手术前后的sMK浓度的比较用t′检验;子宫内膜癌患者sMK的表达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用t′检验。所冇检验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结果4.1各组血清sMK的测定结果,见表1。sMK血清测定〉1.5ng/ml为阳性结果(ELISA试剂盒说明书)如下表所示,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病例的平均值为0.31±0.09n

7、g/ml,20例EIN的平均值为1.54±0.14ng/ml,30例子宫内膜癌(术前)的平均值为2.14±0.89ng/ml,各组间相比较宵统计学意义(P<0.05),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表1各组血清sMK的测定结果sMK(术前)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肿瘤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患者的年龄大小无关(P〉0.05)。4.3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与术后sMK的比较,见表3。表3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与术后sMK的比较(x-&p

8、lusmn;s)组别例数血清MK浓度(ng/ml)t′P值术前302.14±0.898.5660.000术后300.69±0.07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MK值为2.14±0.89ng/ml:术后血清MK值为0.69&pl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