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对策分析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对策分析

ID:22536394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对策分析_第1页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对策分析_第2页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对策分析_第3页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对策分析_第4页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对策分析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1121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本文结合公路施工过程中常遇到不同条件下的软土路基问题,总结了相关的软地基处理方法以及其合理选择对策,以供交流经验。  关键字: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X734:A:  Abstract:Onsoftsoilsubgradeconstruction,ifnotaddprocessing,itoftenisinsubgradeinstabilityo

2、rexcessivesubsidence,theleadtodamagecannotusenormallyhigheetssoftsoilsubgradeproblems,andsummarizestherelatedsoftfoundationtreatmentmethodanditsreasonablechoicecountermeasuresfortheexchangeofexperience.  Keyenard技术公司提出并使用。由于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发明,这种方式已经很少应用。强夯置换和强夯挤密在加固机理上是

3、不同的,应用范围也不相同。强夯挤密法一般用来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杂填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等各类地基。  2.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又称预压法,适用于淤泥质土、淤泥、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饱和软黏土在荷载作用下,土壤孔隙比减小,孔隙中水分逐渐被挤出。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有效应力将会提高,土的强度随之增加。近些年来非理想井的固结理论及其工程技术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先后在上海、广州、福州和天津等地得到应用。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真空预压法的有效加固深度看法不一。  3.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是通

4、过特制机械沿深度将固化剂与地基土强制搅拌成桩加固地基的方法是,当固化剂(水泥或石灰)为粉体时又称为粉体喷射搅拌法。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和含水量较高的地基及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120kPa的黏性土、粉土等软土地基。  4.高压喷射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置于土层预定深度,以高压喷射流使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凝固、硬化加固地基土体的方法。它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法在意大利、日本和联邦德国得到较快的发展,意大利Radio公司开发了可同时在钻井

5、中检测地层土质、机器控制和自动调节设计浆量并收集反馈信息的机械,国内也很重视并已进行过一些探索性试验。  5.加筋地基。加筋地基法是在施工过程中将基础地基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剔除,然后逐层铺设土工合成材料与砂石等组成的加筋垫层做地基持力层。土工合成材料作为新型的岩土工程施工材料,是岩土工程应用的合成材料产品类型的统称。当埋设方式和数量满足一定的工程要求时,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地基承载力。  2合理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2.1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应用时应考虑的因素  由于目前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多种,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施工工艺的

6、进步,更高科技含量的地基处理方法也会渐渐投入使用。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应该进行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从而确定出一套比较完善和适合的处理方案。这些多方面因素包括地基条件,公路设计等级以及施工环境等。  1.地基状况。  (1)土质条件的影响。黏性土: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压实法。在施工中采取的处理方法对地基的扰动必须尽量小;砂性土:采用挤实砂桩法或振动压实法对可能发生液化的砂性土进行改善,这主要是因为黏土一经扰动,强度会降低很多。  (2)地基构成情况。在软土层较浅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简单的表层处理。重要的构造物基础常用开挖换填法。若

7、软土层较厚,应使用其他方法配合表层处理法,具体操作如下:夹有砂层且厚度较薄(5~6m以下)的软土层,采用表层处理法、荷载压重法等。软土层厚且无砂层,因排水距离长,固结、沉降需较长的时间,同时强度也将增大。  2.公路等级要求的道路性质。  (1)对于设计要求的公路道路等级越高,平整度要求也越高,越需要采取强有力的软地基沉降处理措施。反之,公路等级较低时,可先铺设简易公路路面,等待地基沉降结束后,再铺设常规的公路路面以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2)公路道路的形状。路堤的设计宽度与高度也是选择处理方法时要考虑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采

8、用换填法时,对于宽而低的路堤容易出现局部破坏的现象;在设计高度大而稳定性不足的路堤时,采用压重法将受到较大的限制;此外,设计的路堤越宽越高,则地基产生压力的底部将越深,而引起深处黏土层沉降也越大。  3.公路施工的周围环境。  (1)公路施工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