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竹的自然出笋与幼竹生长观测

椽竹的自然出笋与幼竹生长观测

ID:22560670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椽竹的自然出笋与幼竹生长观测_第1页
椽竹的自然出笋与幼竹生长观测_第2页
椽竹的自然出笋与幼竹生长观测_第3页
椽竹的自然出笋与幼竹生长观测_第4页
椽竹的自然出笋与幼竹生长观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椽竹的自然出笋与幼竹生长观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椽竹的自然出笋与幼竹生长观测  椽竹Bambusatextilisvar.fasca又名温州水竹,为青皮竹B.textilis的变种。椽竹在福建省内分布较广,在闽北地区耐寒性较强、产量高[1-3],单位面积全竹生物量可达49.6thm-2[4],对其竹材化学性质分析发现适宜于用作造纸原料[5],如能在其适生区加以合理有效利用,不仅能发挥区域资源的优势,而且可以缓解闽北等地区竹产业的原料供需矛盾。目前,椽竹林人工经营水平还较低[3].有关竹子出笋与高生长规律方面的研究不少[6-10],这些研究为生产实践上把握其出笋时期和水肥管理提供了有

2、利依据。但每个竹种的生长规律有所差异,有关椽竹经营培育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3-4].本研究对椽竹的自然出笋与幼竹生长进行了观测,并采用有序样本聚类法(Fisher法)对其出笋期进行了划分,旨在为椽竹资源的合理经营与利用提供参考。  1研究区域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建瓯市小桥镇(26°57′~27°16′N,117°57′~118°27′E),海拔为150~160m,年平均气温为18.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6℃,

3、极端低温-6.9℃,年平均降水量为1676.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813.0h,全年无霜期286.0~291.0d.椽竹试验林林分平均密度为967丛hm-2,平均立竹密度22株丛-1,平均立竹胸径3.8cm,竹林自然生长,人为经营少,仅在每年12月清除死亡的竹株。土壤为黄红壤山地,土层厚度lm以上,坡度≤15°,坡向东南,面积约为100hm².  2研究方法  2.1椽竹出笋规律  在试验林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测样地,选取150丛观测样丛,逐一编号。从2010年5月中旬开始,2d调查1次各竹丛出笋情况,插签统

4、计各竹丛出笋数、退笋数,笋期结束后将所收集的数据按旬进行统计。  2.2椽竹幼竹生长规律  2010年6-11月,每月10日在随机选取的各丛样丛中选取新发竹笋1株(共12株)。从竹笋破土到成竹出枝长叶为止,隔2d测量并记录各笋累计高生长量、第1张笋箨凋落时间以及第1次出枝和长叶时间。  2.3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在Excel及SPSS统计软件中进行整理和作图,其中椽竹出笋规律分析以50丛观测样竹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3次重复),以旬为时间段逐日计算平均各丛的出笋数、退笋数和成竹数,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最小显着差

5、法(LSD)对不同时期出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椽竹幼竹高生长规律以选取的样竹中正常生长的(非退笋)5株新竹(其中11月出笋的新竹仅1株正常生长)累计高生长量的平均值表示;椽竹出笋时期的划分利用最优分割法(Fisher法)进行有序样本的聚类分析,以椽竹各旬的平均出笋量构成一套有序样本,分别记成x1,x2,,xn,根据最小误差函数,寻找2个最优分割点(即划分为3个时期),使得{x1,x2,,xi},{xi+1,,xj},{xj+1,,xn}3组内总离差平方和最小;椽竹幼竹高生长以Richards生长曲线和Logistic曲线进行模拟,以6-

6、9月出笋新竹高生长天数(d)为自变量,以新竹平均秆高(cm)为因变量。共2页:12  3结果与分析  3.1椽竹出笋规律  从图1可知:在闽北地区,椽竹从5月中旬开始自然出笋,7月中下旬达到出笋的最高峰,7月中旬和7月下旬的出笋数分别占全年出笋数的11.2%和9.2%,9月下旬以后出笋数急剧下降,至11月上旬出笋数极少,笋期长达近半年(179d)。椽竹笋的成竹率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其中以7月中旬出笋的新竹成竹率最高,达85.5%.椽竹在各月份所出竹笋均有退笋现象,6月和9月退笋率相对较高,平均分别达40.7%和49.2%,10月下

7、旬以后几乎所有出笋都成为退笋,不能成竹。  采用有序样本聚类法可以将椽竹出笋期划分为初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盛期(6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末期(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等3个阶段。从图2可知:不同出笋阶段的出笋数和成竹数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以出笋盛期为最高。其中出笋盛期的出笋量占笋期总出笋量的80.7%,成竹率达70.7%,而出笋初期和出笋末期的出笋量分别仅占笋期总出笋量的8.2%和11.2%,成竹率分别只有50.8%和35.2%.  3.2椽竹幼竹生长规律  3.2.1椽竹幼竹高生长规律由图3可见:不同月份出笋的椽竹幼竹高生长历期和

8、生长量差异较大。6-7月出笋的新竹,其高生长呈慢-快-慢的规律,高生长历期分别为116d和90d,前30~40d生长较缓,中间40~50d生长较快,最大日生长量14cm,后20d高生长速度变缓,直至停止。生长期结束新竹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