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名世《河墅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戴名世《河墅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ID:22562714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戴名世《河墅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戴名世《河墅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戴名世《河墅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戴名世《河墅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戴名世《河墅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戴名世《河墅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戴名世《河墅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戴名世《河墅记》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河墅记【清】戴名世【1】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濴洄,其中有径焉,樵者之所往来。数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奥,岩石之间,茂树之下,有屋数楹,是为潘氏之墅。余褰裳而入,清池洑其前,高台峙其左,古木环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台,风含松间,响起水上。噫!此羁穷之人,遁世远举之士

2、,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而吾师木崖先生居之。【2】夫科目①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盲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满天下三十年,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有司者,好恶与人殊,往往几得而复失。一旦弃去,专精覃思,尽究百家之书,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②,混迹于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3】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

3、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为记之。注:①科目:唐代以科举取士,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等名目,故称科目。②犹然山泽之癯:仍然是隐迹山泽的清贫之士。癯(qú渠):清瘦。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县治枕山而起枕:临近,靠近B.山之奥奥:深处C.上之人患之患:以……患D.专精覃思覃:通“谈”,谈论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中有径焉始速祸焉B.科目之贵久矣欲人之无惑难矣C.以及山林布衣之士亦以明死生之大D.方且乐而终身若属皆且为所虏18.下列对原

4、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文写河墅之景,不作繁琐的铺叙,而以山岩、茂林、古木、清池、高台,点染出一个不染嚣尘、离世远俗的隐者之居的环境,兼有古朴与清幽之趣。B.木崖先生也曾参加科举,但几次科场失利,为官无望,便决心隐居山泽,著书立说,于山水古木中终老一生。C.文章第二段由记科场失意的潘木崖之墅转而引出大段议论,抨击科举制度涂毒士人、倒置贤愚的种种弊端。D.认同读书人遁世远举,撰写此文表达了他对老师隐居生活的向往,自己也想隐居,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5、)①此羁穷之人,遁世远举之士,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②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20.用斜线(/)给文中第二段画线句#from本文来自九象.9xwang.,全国最大的免费end#子断句。(3分)夫科目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盲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答案:16.D,覃,深广。17.C(A助词,无义。B都是取独。C都是连词,前为“从而”,前因后果;后为“用来”;D都是副词,解释:将)18.B(解析:文中有“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说明先生如果想做官

6、机会还是有的,不能说“为官无望”)19.①唉!这就是穷困不得志,避世隐居的人用来从容不迫、自得其乐的地方。(句式,穷,远举)②在下(虽然)久已怀有隐居的念头,如今正挣扎在世俗社会的沉浮之中,不能马上顺遂意愿20.夫科目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盲/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翻译江北的群山(此指大别山),蜿蜒起伏,磅礴雄伟,连绵横卧于皖、豫、鄂三省好几个州县的境内,其中雄奇魁伟秀丽和特别突出的区域,都在我县。县城依山而建(或“依着山势建起来”),城外林壑幽深,有许多园林沼泽的胜境。出城沿山脚走

7、过西北方向的间隙,群山逶逦,溪水潆洄,其中有条小道,是供打柴人往来的。(沿此小路)转几个弯进山,步行二三里,在一条小河的拐弯处,在山峦高耸,岩石壁立的峡谷深处,茂密的林木下,有几排房屋,这就是潘木崖先生的别墅。我提起长袍下摆走进去,(只见)一泓清流在庭前缓缓流淌,左边高台峙立,宅旁参天大树环绕。于是,登上高处远望,田野青碧,一望无际,远山重峦叠嶂,松涛阵阵,水起波澜。噫!这就是困顿不得志而避世隐居人士,所赖以优游而自得其乐的良宅,而我的老师木崖先生正是居住在这里。.科举考试被尊贵得很久了,天下读书人没有不为之追求艳羡的,早已

8、深入于膏肓、肺腑之中,(人们)全都要求得从这里出身,可未必有适用于天下的地方(人才)。其中落第者,未必都不是人才;考中的人,未必都是人才。居于上位的人因此而忧患,于是广泛地搜索寻访,从而涉及到那此隐居于山林中的布衣之士;而士子中也有趁机通过其他途径走了捷径的人,常常可以获取大官的权位。潘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