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ID:2256880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4页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急性脑梗死的基本治疗;治疗组30例,接受环磷酰胺0.1~0.2g/d,秋水仙碱1mg/d和基本治疗,共10d。2组患者治疗前后作观察项目检查。结果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20%),对照组2例发生不良反应(6.67%),2组未见心、肝、肾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环磷

2、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但此疗法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应严密观察。【关键词】环磷酰胺;秋水仙碱;急性脑梗死  脑缺血后白细胞浸润所致的炎性细胞在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反应由黏附分子和炎性介质介导。环磷酰胺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能抑制免疫应答过程,秋水仙碱能抑制粒细胞的代谢功能,减少粒细胞浸润,减少炎症。我科于200701~200905通过对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有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治

3、疗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65.2±8.2)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65.1±8.1)岁。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吸烟、饮酒、嗜盐、家庭卒中史、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心绞痛、呼吸道疾病等,2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1.2入组标准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经颅脑CT和(或)MRI检查确诊;发病后72h内入院;年龄在35~80岁的病例。  1.3排除标准对秋水仙碱或环磷酰胺有过敏史,白细胞减少症(血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9/L),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严重心、肝、

4、肺、肾疾病的病例,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及脑梗死病情较轻(肌力≤IV级)者。  1.4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急性脑梗死的基本治疗,方法: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100mg/d)、胞二磷胆碱(0.75g/d)或(和)脱水剂,神经康复治疗等。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上环磷酰胺0.1~0.2g/d静滴,秋水仙碱1mg/d口服,疗程共10d。  1.5观察项目(1)常规检查:所有病例于入院时,治疗后7d、14d、1个月行血常规检查;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采空腹静脉血行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检查。(2)随时

5、观察记录腹泻、恶心、呕吐、脱发、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如果血白细胞数低于4.0×109/L,应立即停药并视具体情况作相应处理。  1.6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发病后2周及发病后1、2、3个月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MESSS)评分。于发病后2周、1、2、3个月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巴氏指数(BI)评分。疗效评价方法:(1)治疗后3个月减少的MESSS百分数评价疗效。减少的MESSS百分数=(入院时MESSS-发病后3个月末MESSS)/入院时MESSS。有效:评分减少≥18%;无效:评分减少<18%,并行有效率

6、比较。(2)治疗后3个月末BI评分,按3个月末BI评分值分为:独立100分,轻度依赖75~95分,中度依赖25~45分,完全依赖0~20分,以判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依赖程度,并行2组比较。  1.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包,2组间数比较行t检验,率的比较行χ2检验,2组间比较行秩和检验。  2结果  2.1疗效采用3个月末BI评分作为标准评价2组疗效:3个月末BI评分对照组60.3±20.5,治疗组78.7±19.4,经t检验P<0.01。说明3个月时治疗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采用发病后3个月减少的MESSS评分百分数为标准评价2组疗效:3个月末ME

7、SSS评分减少的百分数对照组39.8±20.1,治疗组68.3±23.1,经t检验P<0.01。治疗3个月末对照组和治疗组用MESSS评价疗效:有效分别为24例,27例;无效分别为6例,3例。以上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且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安全性治疗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占20%),其中白细胞减少2例,恶心2例,呕吐1例,腹泻1例。停药后症状消失,血白细胞逐渐恢复正常。对照组2例发生不良反应(占6.67%

8、),腹泻1例,恶心1例。未作特殊处理,症状逐渐缓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