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作权法关于侵权的规定

新著作权法关于侵权的规定

ID:22599382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新著作权法关于侵权的规定_第1页
新著作权法关于侵权的规定_第2页
新著作权法关于侵权的规定_第3页
新著作权法关于侵权的规定_第4页
新著作权法关于侵权的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著作权法关于侵权的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著作权法关于侵权的规定-->新著作权法关于侵权的规定关键词:著作权;侵权尽管我国的著作权法已颁布了十几年,但著作权法常常不被人们重视,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观念历来是重物质财产、轻知识财产(而著作权受到侵害,并不像其他权益受到侵害那样直接能看出所致的明显后果);另一方面,一些从事出版工作的人员都不完全懂得著作权法,更是有辞可推。因此,侵权行为比比皆是,习以为常,出版人不以为怪。而中国加WTO,后,成为世界经济大潮中的一员,如果不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则运行图书出版业,后果将不堪设想。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更加说明国家对著作权法的重视。一、

2、侵权行为的诊断诊断侵权行为的依据诊断图书写作与编辑过程中侵权行为的依据是新著作权法。其中第条和第条做出了明确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未经合作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做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剽窃他人作品的;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的……构成侵权行为的主体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侵权行为并不是仅仅针对一种对象的,他可以是,可以是编辑,也可以是出版社或出版商。因此预防侵权行为是整个出版业

3、(包括正规出版社、出版二渠道)各大环节,尤其是写作过程、编辑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侵权行为的成因分析与编辑构成侵权行为,依笔者分析,很多情况下并非和编辑有意而为,而是他们并不知道哪些情况属于侵权行为,因而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无意或无知,故意构成侵权的实属少数。虽然中国有一句古话:不知者不为过,但真的上升到法律高度时,这句话就不管用了,惟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并领会新著作权法。侵权行为的后果侵权行为一旦构成后,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轻则要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承担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受侵害人的经济损失等民事责任;重则没收非法所得,销毁复制品,处以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罚款,如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因此,在出版过程中及早预防侵权行为,可以直接避免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易被误诊的侵权行为有些作品,虽然题目与已有出版物相同,但如果是自身独立创作所得,而不是别人出版物的模仿复制,不构成侵权。有些课题虽然研究的方向与别人相似,但如果所撰写的论文思路独特,表现形式新颖独创,也不构成侵权。这里强调的就是自身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要求作品是独立创作完成的,并且具有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特异性或差异性。著作权要求的作品的独创性并不像要求专利的发明创造那样“最新,而是要求作品由独立完成,而不是抄袭他人的作品。二、和编辑易出现的侵权行为在写作过程中应该预防的侵权行为选择写作素材过程中易出现的侵权行为。现在有一些,尤

5、其是教辅书的,大量抄袭同源内容和练习题,而不注明出处;还有一些,在选择稿件中的图片时,大量使用别人的原作品,很少有自己独立创作的,总以为图片是公用产品,既不进行任何创作性的修改,也不注明出处,更不用说与原“打声招呼。以上这些行为均已构成侵权。有些编写教材的,认为采用他人已出版的材料是天经地义的,不值得大惊小怪,历年来就是这么引用的,其他写教材的人也都未负过什么责任,怎么轮到我用一用他人作品就得负责任呢?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我国过去对著作权法不够重视,现在对著作权法的贯彻还未深入人心。其实,合理引用他人已出版的作品是不侵犯著作权法的,只要不是将他人的观点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引

6、用他人作品的量和度。署名过程中易出现的侵权行为。《著作权法》第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著作权由合作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事实上,不参加实际写作而署名的人大有人在,这实际上已构成侵权。有的人为了评职称,甚至不惜重金,请别人写论文,这其实也已构成侵权,只是未造成严重的后果,加上我国著作权保护还未到位而且也未深入人心才未受到惩罚,但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法律意识的健全,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势必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此外,由多人合作完成的作品,如果以个人名义单独发表,则侵害了其他合的著作权。如果加工、改编由多人合作的作品,不经原合的同意,就以个人名义单独发表,也构成侵权,因此

7、,署名时要切切小心。翻译、引用他人作品时的侵权行为。一些翻译、引用他人作品时不注明出处,这已构成侵权。还有一些认为,抄袭国人的作品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会翻译外文,我将外国人的作品翻成中文再让出版社出版,外国人怎么来找我?实际上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现在的互联网、多媒体如此发达而又先进,中国人的外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加上我国已加入了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国际公约,自然会有人“找你算账。也有一些大段引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