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探究教学高效建构化学知识体系

有效探究教学高效建构化学知识体系

ID:22611478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30

有效探究教学高效建构化学知识体系_第1页
有效探究教学高效建构化学知识体系_第2页
有效探究教学高效建构化学知识体系_第3页
有效探究教学高效建构化学知识体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效探究教学高效建构化学知识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效探宄教学高效建构化学知识体系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张晓东探究教学是指学牛.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现且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根据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原则,有效教学的目的也是希望实现最优化,因此它应该以最小必须的消耗,取得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效果。也就是说,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也就是实现三维目标

2、)。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重合度高。②有效率以少量的投入换得很多的回报。③有效益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有效探宄教学主要表现在以较少的时间、较少的投入达到探究教学的目标: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兴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②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③更好地建构学科知识,提高知识掌握程度。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是有效探宄的重要标志。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认为知识是建构的,而不是接受的。知识建构是指科学知识不能简

3、单地传授,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在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与作为认识客体的自然现象或科学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方式获得。那么,如何通过探宄教学来建构知识呢?一、采用同化策略,理解知识的“建立过程”知识的“建立过程”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理解知识、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经验的过程,使学生更新原有知识结构的过程。而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实际上是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同化是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正是通过过滤和改变,学生将新刺激纳入原奋的认知结构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帮助学

4、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化学学科本身的优势进行探宄教学,让学生在挑战性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独立思考、猜想,在教师指导下的实验中亲自体会,结合所得的实验数据、现象,主动分析、概括、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只冇通过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才有深刻体会,才能对知识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例如,盐类水解概念的建立复>』旧知识:你知道醋酸溶液为何呈酸性,以及氨水呈碱性的原因吗?(唤起学生对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原因的冋忆;并以醋酸和氨水为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弱酸、弱碱在溶液中的电离是可逆过程的认识)问题:那么

5、纯水为何呈中性?溶液酸碱性的本质是什么?(使学生冋忆溶液酸碱性的本质,为下面的分析打好基础)创设问题情景:盐溶液的酸碱性怎么样?是不是盐溶液一定呈中性?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用pH试纸测CH3C00Na、NH4CI、KCI、K2SO4、Na2CO3、AICI3等盐溶液的phk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结论: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提出问题:CH3C00Na电离吋只产生Na+和CH3C00-,并没冇H+或0H—,为什么苏溶液会呈碱性呢?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盐类的水解。(这样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使其处于一种极其

6、渴求知识的状态)问题论证:让学生从溶液酸碱性本质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来解释CH3C00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示:从CH3C00Na溶液中存在的微粒角度加以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困难小组的讨论)学生交流探究结果:由于溶液中同吋存在CH3C00—和H+,CH3C00-会结合H+,而使溶液中的c(H+)降低,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从而使溶液中的c(OH-)大于c(H+)o问题:根据这样的分析,能说出NH4CI溶液呈酸性的原因吗?学生再次分组交流、相互补充,然后作交流总结。(通过类

7、比思想,学生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从而享受到探宄成功的快乐)教师说明:以上过程实质就是盐类的水解,要求学生对水解的本质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盐类水解的本质: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水电离产生的H+或0H—,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2)盐类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二、通过顺应策略,创设知识的“发散过程”当新的知识建立形成之后,并不代表学生对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还需要及吋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解答、应用,这就是知识的“发散过程”。教师要创设新的情境,使学生在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不同情境改变概念的适用范围或表达方

8、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增强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从而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加快和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效顺应。例如,在讲完硝酸的化学性质后,可以进行如下探究: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金属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那么加入硝酸钠固体后会奋什么现象呢?学生通过探宄实验,发现溶液变蓝色,有无色气体放出,在管U变红棕色。这就引发了思考:为什么加入硝酸钠固体后,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