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城镇发展建议

市区城镇发展建议

ID:22614111

大小:56.8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30

市区城镇发展建议_第1页
市区城镇发展建议_第2页
市区城镇发展建议_第3页
市区城镇发展建议_第4页
市区城镇发展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区城镇发展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市区城镇发展建议文章导读: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到XX年底,我区城镇化水平达到%。但与全市市域53%的...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和《市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有关精神,结合区情实际,现就我区加快城镇化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切实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重

2、要意义。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到XX年底,我区城镇化水平达到%。但与全市市域53%的城镇化率相比,与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相比,我区城镇化发展还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城镇规模不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产业支撑不够、城镇功能不健全,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己成为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全区上下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

3、施,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明确目标任务,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提升城镇化水平。(二)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关中地区“一轴一环三走廊”城镇体系一城镇带建设和新耀一体化步伐加快的机遇,按照“龙头带动、扇形辐射、带状延伸、梯次布局、突出特色”的思路,围绕建设中心城区的目标,承接南市区建设的辐射带动,以规划为龙头,以政策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民生为根本,以城区为中心,以重点城镇为骨架,合理布局,重点突破,大力推进

4、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城乡一体化,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提高经济承载能力,构建城区牵动、带状辐射、层次突出、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和谐发展基本原则:我区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六条原一是规划导航,合理布局。加大对城乡建设的规划控制力度,切实维护城乡建设规划体系的权威性,以规划统揽城镇建设和产业布局,确保城镇化向科学发展的轨道迈进。二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挥政府在经营城镇中的主导作用,推动城镇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金利用效益化、基础设施社会化。三是龙头带动,城区领跑。突出中心城

5、区建设领跑地位,发挥城市对城镇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四是要素聚集,产业支撑。推进城镇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人口和资源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支撑城镇化发展。五是择优扶持,突出特色。优先选择区位有优势、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的建制镇,重点支持和建设,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城镇带,加速形成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城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六是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立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6、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引导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PCO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奋斗目标到XX年,城区建成生态园林城市,具备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城市建设实现由单纯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向全面改造、提升品味、凸显风格转变,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度增加,产业支撑明显增强,形成“一心、一扇、两带”城镇体系和带状延伸、梯次推进的城镇发展格局。初步搭建起以城区为中心、以建制镇为骨架、以中心村为基础,扇形辐射的城乡一体化

7、框架。到2020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基本确立中心城区的地位。形成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环境整洁、特色鲜明、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小城镇,城镇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城镇规模:到XX年,城镇化率达到%,年均增加个百分点以上,城区人口达到万,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万,年均增加万。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年均增加个百分点,城区人口达到10万,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万,年均增加万。基础设施:到XX年,城镇污水处理

8、率达到69%,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人均道路面积达到平方米;建制镇、村庄主要道路全面硬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教育资源向县城和重点镇集中,镇(乡)有标准化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育场地人均达到平方米。到2020年,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自来水普及率等三项指标均为100%,人均道路面积达到平方米,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