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

ID:22631034

大小:56.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0

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临床经验内服和外敷方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序贯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SH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中药组、针刺组、对照组。中药组在康复理疗的基础上,按照疾病“急性期一缓解期”的发展趋势,序贯予以“痹证1号方内服+外敷1号方外用一痹证2号方内服+外敷2号方外用”。针刺组在康复理疗的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根据经络循行相表里的特点,即对上肢相表里的太阴肺经与阳明大肠经、厥阴心包经与少阳三焦经、少阴心经与太阳小肠经进行分组针刺。对照组仅给予康复理疗。上述各组均连续治疗3

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在实验干预前,三组的年龄、性别、疼痛指数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两两比较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干预后,中药组与对照组及针刺组比较,疼痛指数显著降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关键词]内外结合序贯疗法;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中风[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临床经验内服和外敷方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序贯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SH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中药组、针刺组、对照组。中药组在康复理

3、疗的基础上,按照疾病“急性期一缓解期”的发展趋势,序贯予以“痹证1号方内服+外敷1号方外用一痹证2号方内服+外敷2号方外用”。针刺组在康复理疗的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根据经络循行相表里的特点,即对上肢相表里的太阴肺经与阳明大肠经、厥阴心包经与少阳三焦经、少阴心经与太阳小肠经进行分组针刺。对照组仅给予康复理疗。上述各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在实验干预前,三组的年龄、性别、疼痛指数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两两比较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干预后,中药组与对照组及针刺组比较,疼痛指数显著降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关键词]内外结合序贯疗法;肩手综

4、合征;临床疗效研究;中风[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5-13-05肩手综合征(shoulde-handsyndrome,SHS)是中风后产生偏瘫的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中风也就是祖国医学所说的脑卒中,常发生于脑卒中1〜3个月后,发病率的报道差异较大,从12.5%到61%不等。早期出现上肢特别是肩颈部疼痛,继而蔓延至手部出现水肿、肤温升高等症状,以致活动受限;后期出现进行性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出现畸形,对于患者的后期恢复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现西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治疗脑卒中后SHS的方法之一是使局部交感

5、神经阻滞及切除阻断自主神经系统介入的异常反射,从而达到治疗SHS目的,但手术治疗会带来感觉异常、行动受限等副作用,而中医药由于其外治内调、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治疗、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优势。中医认为SHS属于“痿证”“痹证”范畴。本研究运用内外结合序贯疗法,序贯予以“痹证1号方内服+外敷1号方外用一痹证2号方内服+外敷2号方外用”,旨在评价其治疗SHS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宄的受试者来自于本研究课题组2012年10月〜2014年5月广东药学院附属新市医院的门诊和中西医结合科病房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共1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中药组、针刺组、对照组,每

6、组60例。其中中药组男22例,占36.67%,女38例,占63.33%;年龄(41.3±2.4)岁,实验前疼痛指数为(8.6±1.2),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29.6±3.2);针刺组中男25例,占41.677%,女35例,占58.33%。年龄(42.4±3.1)岁,实验前疼痛指数为(8.9±0.8),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31.2±2.0);对照组中男24例,占40.00%,女36人,占60.00%o年龄(43.1±2.0),实验前疼痛指数为(9.1±0.6),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30.2土1.8);三组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年龄、性别、疼痛指数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两两比较差

7、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广东药学院临床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受试者必须签订知情同意书。1.2诊断标准中风中医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具有如下标准:主症:偏瘫、神智昏蒙,言语艰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