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浅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基于浅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ID:2264225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基于浅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_第1页
基于浅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_第2页
基于浅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_第3页
基于浅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_第4页
基于浅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浅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浅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创新有丰富的内涵。本文仅针对大学创新精神、大学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等新题目所进行的分析和思考。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辩证同一的。创新精神是指创造主体所必备的宏伟理想、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以及顽强的意志;创新能力是指创造主体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智能。二者相辅相成,交互功能于客体,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从而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培养创新能力要注重三个要素:好奇心——创新的驱动力;直觉和洞察力——“悟”的学问;注重力——决定思维的深度。大学要通过

2、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在学校里营造出浓厚的探究气氛,来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成长。  作为大学的治理者应该有体现创新精神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培养创新性人才角度,要明确以下基本观点。    一、大学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    1.思维标准化  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实施,思维标准化的情况可谓更加严重,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三种破坏功能。(1)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指的是学生将某种对象的功能或用途看成是固有不变的,它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独创性的突出表现。在学习当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为“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2)

3、权威迷信。权威迷信指的是学生尽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它导致思想的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思维惰性是标准化思维的另一后果,它使得学生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作深进的思考。通常是教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新的阻滞非常明显。它不但养就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奴化学生的人格。  2.知识无活力化  知识无活力化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本质上是知识吸收的僵化。知识无活力化的概念借自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知识价值论”。它泛指那些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由此,学生在智力上不是越来越发展,而是越

4、来越压抑,终而使人学非所用,学用脱离,最后变得越学越蠢。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括思维、人格、聪明三个方面。  1.思维。主要包括诸如灵感、直觉、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创新思维和一般思维的区别为,创新思维之所以有别于一般思维而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形式的主要特征是,思维形式的***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和思维主体的能动性。(1)思维形式的***性。经常体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或逻辑的中断,这是由于创新思维主要不是对现有概念、知识的循环渐进的逻辑推理的结果和过程,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等非

5、逻辑思维形式。(2)思维过程的辩证性。主要是指它既包含有抽象思维,又包含有非逻辑思维;既包含有发散思维,又包含有收敛思维;既有求同思维,又有求异思维等等。由此形成创新思维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思维实际上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体。(3)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创新思维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考察新题目,而不再局限于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思维,形成开放式思维。(4)思维成果的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直接体现或标志,经常具体表现为创新成果的新奇性及唯一性。(5)思维主体的能动性。表明了创新思维是创新主体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内简单、被

6、动的直映,充分显示了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创新人格。主要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幽默、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  3.创新聪明。包括哲学性聪明和经验性聪明两个方面。其中前者包括了东方哲学聪明和西方哲学聪明,如“中庸”、“无为”、“实用主义”、“辩证思维”等,后者则包括了“变通聪明”、“矫枉过正聪明”、“情商聪明”等。  创新中思维、人格、聪明不是同等并列的关系,某些西方学者也主张,在创新中人格或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可能较思维因素更加重要。由此,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开发其创新思维,也需开发其创新人格和创新聪明。人们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熟悉创

7、新的组成及其多重表现方式,不拘泥于创新中思维的功能。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    1.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讨论分析来进步学习成效的方法。如美国的很多院校开设了“解决新题目的模式”的课程,它力图针对具体案例讲述如何从数学、物理学、伦理学的原则来分析新题目,作出决定,以指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探索同一新题目。  (2)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就是通过开展特定的教学活动及其讨论来交流、探索创新的理念。活动教学可在课堂内举行,也可在课堂外举行,它力图以具体的活动参和来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  (3)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