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主义走向世界主义

从国家主义走向世界主义

ID:22659668

大小:6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0

从国家主义走向世界主义  _第1页
从国家主义走向世界主义  _第2页
从国家主义走向世界主义  _第3页
从国家主义走向世界主义  _第4页
从国家主义走向世界主义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国家主义走向世界主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国家主义走向世界主义内容提要:孔子曾倡“大同世界”。孙中山发扬了“天下为公”的观念,他吸收了西方社会主义者的“普世观念”。“世界政府”的观念乃出自西方。组织“主权国家联盟”,共同维护和平,消除战争,这是先哲的理想。世界主义的倡导者主张对武力进行国际管制。古希腊斯多葛派萌发了世界主义理想。哲学家康德也认为世界主义联盟和世界政府最终会形成。马克思主义认为祖国是历史的概念,共产主义实即国际主义和世界主义。“环球市民社会运动”推动了世界主义。本文旨在梳理世界主义来龙去脉,对世界主义加以肯定。  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曾是人类美好的理想。世界主义反对只顾本国的利益而不惜牺

2、牲他国安宁,主张以全人类利益为目的。古希腊斯多葛派萌发了世界主义的幼芽。近现代更是有人揭橥“世界主义”的旗帜。世界主义是对民族主义和狭小邦国主义的棒喝。古往今来,不少优秀学者曾提倡“四海一家”、“大同世界”的理念。“国家主义”则被斥为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它强调国家至上,否认阶级差别,主张“民族优越论”,制造国际对立。国家主义通过灌输抽象的国家观念和“爱国”精神,以维护狭隘的民族利益。人类三大联合形式—家庭、部落、国家—自古被认为是自然的,但自从社会契约论以来,国家便被认为是约定的。  我认为下述一段出自英国马克思主义者拉斯基的话乃是对国家主义面孔的勾勒:“现代国家是一种主权国家;

3、其意义就是国家除了自身的意志之外,没有其他意志可以束缚它的目的。主权在法律上的意义就是完全的权能。国家可以随它的意愿媾和或作战。国家可以建立自己的关税、限制移民入境、决定国境内的外国人的权利,不必和它的邻国协商,也不必理会什么公道的原则。这一切,许多国家都做到了。为了保卫或扩展自己的权力,没有一种罪恶它们是不准备去犯的。”他又说:“承认民族的统一为国家,就意味着个人自由的破坏和对国际正义的违背,除非我们能够找出限制民族国家所能行使的权力的方法。”①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主义的基础就是排他性,就是在国际关系中丧失道德品质。这在第一次大战中为自己国家呐喊助威声中可以见到。国家主义最大的问题是

4、:个人自由丧失殆尽,国际正义受到践踏。一  世界主义的发祥地是古代希腊。这同这里良好的商业航海气氛和城邦政治密不可分。古希腊文化孕育了世界天下一体的观念。海洋般的博大胸怀容易把人类看成一体。世界主义是西方一以贯之的概念。伟大的东方诗人泰戈尔批评西方思想是国家主义。他说,我们东方人素来不知国家为何物。他认为自己肩负“世界主义使命”。看来,“世界主义”有了版权之争。然而,实情是:世界主义绝非起源于东方。泰戈尔批评国家主义。他疾呼“不要政治,不要国家”。然而,单单否认国家,并不就是世界主义。不过,世界主义之在西方,却是年湮代远之事。世界主义一开始就同国家主义成对立之势。世界主义乃世界大同主

5、义,而不是称雄世界、独霸天下、席卷环宇、横扫六合、包举宇内,不是大军一到,所向披靡。征服的概念,恰恰是民族国家主义的概念。世界主义大都寻求和平世界理念。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全世界都是我的故乡”。阿里斯托芬在《财神》中说:“我在哪里事业有成,哪里就是我的祖国”。四海为家,浪迹天涯,天南地北到处游。在西方,自从柏拉图以来,人们就通过教育,培养“世界公民”的观念。  世界主义首倡者斯多葛派提倡人类乃一整体,主张建立一个以世界理性为基础的世界国家。世界乃每一个人的祖国。这一主义不是强调民族传统,而是淡化民族主权。塞涅卡说:“我来到世界并非因为想占有一块狭小的土地(故国),而是因为

6、全世界都是我的母国。”马可·奥勒留说:“就我们是理性的存在者来说,理性也是共同的;……这样,我们就是同类公民(felloopolitanPurpose,1784)和《永久和平》。康德曾设想一个包括地球上所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的国家,即世界所有民族合为一个全人类的国家(civitasgentium)或“世界共和国”。“既然大地上各个民族之间普遍已占上风的共同性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致在地球上的一个地方侵犯权利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被感觉到:所以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就不是什么幻想的或夸张的权利表现方式。”⑤康德认为,个人可以把自己看作超越感性世界的公民,也就是世界公民,他是理性存在者。  康

7、德在谈到历史的目的时,主张将来由国际最高法庭解决国际争端。“国际联盟”的构想被康德进一步发挥。康德设想,所有国家灭亡之后,世界上将只有一个国家——世界国家——这是“永久和平”的保证。  几乎所有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都预言“国家消亡”,都倾向于世界主义,因而一般说来,世界主义目前仍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正全力以赴之。李大钊说:试看将来之环球,必是赤帜之世界,乃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世界主义。二  世界主义之在西方,如川流不息之河水。在美国那样的国家,最容易激发世界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