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

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

ID:22673996

大小:73.2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30

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_第1页
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_第2页
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_第3页
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_第4页
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摘要:上博简《诗论》以其涉及中国古代经典最核心的部分,受到学术界的特别关注。自20世纪发现《诗论》后,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已历经14年。《诗论》研宄在篇题、作者及竹简形制,竹简编联、拼接、复原,《诗论》字、词及相关《诗》篇名考释,《诗论》与《诗序》的关系,《诗论》与学术史、经学史、思想史、制度史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丰硕,异彩纷呈。笔者认为,《诗论》与《诗序》的相关研究空间仍然巨大,是最富挑战性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学术界为此共同努力。《诗论》文本复原、字词考释等基本释读难度极大,学者对此应有充分估计。如果在基本释读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展开综合研宄,

2、难免沙塔之虞。关键词:上博简;诗论;研宄;学术批评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5-0147-07自2000年马承源公布上博简《诗论》部分内容至今,楚简《诗论》研宄历经14年,略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2年,属资料公布引发文本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摘要:上博简《诗论》以其涉及中国古代经典最核心的部分,受到学术界的特别关注。自20世纪发现《诗论》后,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已历经14年。《诗论》研宄在篇题、作者及竹简形制,竹简编联、拼接、复原,《诗论》字、词及相关《诗》篇名考释,《诗论》与《诗序》的关系,《诗论》与学术

3、史、经学史、思想史、制度史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丰硕,异彩纷呈。笔者认为,《诗论》与《诗序》的相关研究空间仍然巨大,是最富挑战性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学术界为此共同努力。《诗论》文本复原、字词考释等基本释读难度极大,学者对此应有充分估计。如果在基本释读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展开综合研宄,难免沙塔之虞。关键词:上博简;诗论;研宄;学术批评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5-0147-07自2000年马承源公布上博简《诗论》部分内容至今,楚简《诗论》研宄历经14年,略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2年,属资料公布引发文本释读

4、方面的热烈争论期,计发表论文约230余篇。第二阶段为2003—2006年,属思想、制度、学术史等方面研究的深入拓展期,计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140余篇。第三阶段为2007—2013年,处于冷静思考的研究过渡期,计发表论文70余篇。一、关于《诗论》文本整理释读方面的学术论争2000年8月,在新出简帛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上海博物馆马承源作关于《诗论》的报告,公布了楚简《诗论》的部分内容。2001年11月,孔子《诗论》释文、图版正式公布,迅即引起热烈讨论。1.关于《诗论》篇题、作者及竹简形制(1)关于《诗论》篇题。有学者认为《诗论》是整理者对这一篇文献的命名;姜广辉则认为应命名为《诗序》

5、,饶宗颐亦称之为《诗序》;还有学者称为《诗说》《诗传》等。(2)关于《诗论》的作者。整理者认为是孔子,依据是简文中的“孔子”合文;另有学者或释该合文为“卜子”,或释为“子上”①。但《诗论》正式公布以后,整理者己举出同出楚简中的若干证据,证成其说。学者(包括持反对意见者)多已接受将该合文释为“孔子”,裘锡圭断定:“说诗者确是孔子。”②李学勤认为:“《诗论》的作者,能引述孔子论《诗》这么多话,无疑和子思一般,有着与孔子相当接近的关系。符合这个条件,能传《诗》学的人,我认为只能是子夏。”③讨论以上问题的文章主要还有:马承源《〈诗论〉讲授者为孔子之说不可移》④;濮茅左《关于上海战国竹简中“

6、孔子”的认定__论〈孔子诗论〉合文是“孔子”而非“卜子”“子上”》⑤;廖名春《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⑥;晁福林《从王权观念看上博简〈诗论〉的作者和时代》⑦;虞万里《〈孔子诗论〉应定名为“孔门诗传”论》⑧等。(1)关于《诗论》竹简形制方面的新问题。《诗论》第2至第7简上下两端留白,这一形制从未见到过。由于“留白”简关系到《诗论》的编联与分章,如何解释与处理,是研宄者面临的挑战。虽然多位学者的论著涉及“留白简”讨论,但研宄进展有限。1.关于《诗论》竹简编联、拼接、复原关于《诗论》竹简编联、拼接难度极大,费时费力,只有亲自做过者才能深知其苦。每走一步,都异常艰辛。整理者对《诗论》简

7、的排序与编联存在较大讨论余地,对此研究者提出了好几种重新编联的方案。李学勤的重新分章与编联以简10、14、12、13、15、11为第一章,行文逻辑清晰,较之整理者的排序,无异于推倒重来。姜广辉断言以上排序“编联准确,一定是如此”⑨。学者对《诗论》编联的意见分歧较大,或提出截然不同的方案,或就李学勤的方案提出修正意见。讨论这一问题的论文主要有:濮茅左的《〈孔子诗论〉简序解析》⑩,范毓周的《上海博物馆藏楚简〈诗论〉的释文、简序与分章》,廖名春的《上博〈诗论〉简的形制和编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