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

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

ID:22689306

大小:2.08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0-30

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_第1页
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_第2页
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_第3页
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_第4页
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H316.6:10636单位代码公开20150603001密级:学号:、好4_範七#硕士学位论文1946中文论文题目: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Studyof-英文论文题目:Athe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ofTheAnalectsofConfucius:theChineseExegeticPerspective论文作者:缪沐珍指导教师:孔令翠专业名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翻译学所在学院:外国语学院论

2、文提交日期:2018年3月07日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5月31曰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本人完全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硕士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介作者签

3、名:職、%6月闩^论文题目■:4々赛巧氮外毕业院校: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年份:2018年6月:所学专业所在学院滅i:以堵4《外外知乂说明:本授权书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保存。- ̄联系电话:010627919516279317662790693传真010£K918M:通信地址-:北京清华大学邮局8448信箱采编中心鳐编BQBt=lO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是本人在导师孔令翠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4、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一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致。如因不符而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学位论文作者:4签字曰期:2018年乡月丨?曰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缪沐珍指导教师:孔令翠摘要《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

5、教育原则等,且《论语》英译多年来一直是典籍英译的研究热点。截至目前已有近约六十本《论语》英译全译本或节译本,国内外相关翻译研究约为一百篇/部左右。然而纵观国内外的《论语》英译研究,国外对于《论语》英译的研究多为书评,而国内大多集中在个案篇章研究、对比研究以及具体词汇研究。无论是在个案篇章研究还是对比研究亦或是具体词汇研究中,学者们对《论语》英译的研究多是从西方的语言学或者翻译学角度出发开展,然而《论语》作为一部中国儒家典籍代表,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因此,无论从时间或是文化背景上看,西方当代的语言学或翻译学都不一定能

6、够对《论语》英译研究中的某些现象做出准确的解释,而训诂学“作为研究中国民族文化的工具学科”,却也并未被很好地应用于典籍英译从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从训诂学的视角研究《论语》英译成果极少,而且很不深入,亟需加强。以“中国文化走出去”为目标,从训诂学视角来研究《论语》及其英译的实属不多。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科,与典籍英译相结合时,首先,将有助于大幅提高和增加译本的说服力与可信度;其次,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和研究典籍英译中的学术问题,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译学理论;此外,训诂学是植根于中国

7、文化与学术土壤的一门科学,符合我国学术研究尤其是典籍英译研究实际,运用训诂学从事典籍英译研究,无疑有助于增强我国翻译界研究的理论自信与学术创新。本文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出发,以中国文化典籍《论语》英译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翻译大家辜鸿铭、韦利与刘殿爵三位先生的《论语》英译本,从中西对比、近现代对比的角度来分析,并结合了典籍英译与训诂学相关理论,以开拓一个较为新颖的典籍英译实践与研究视角,旨在研究长期以来制约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中的理解问题,为典籍英译批评与赏析提供新思路,为增加译本的说服力与III可信度提供新方向,保证准确地传播中

8、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本次研究中,作者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归纳整理了三个译本中译者运用训诂学相关理论之处,并进行了单个译本内和多个译本间的横、纵向对比。通过研究,本文作者认为训诂学与典籍英译的结合大致应分为两类,一类是训诂学与典籍英译实践相结合,一类是训诂学与典籍英译批评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