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高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隋书·高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ID:22689787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隋书·高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1页
《隋书·高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2页
《隋书·高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3页
《隋书·高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4页
《隋书·高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隋书·高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隋书·高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隋书·高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高祖得政,素知颎(jiǒng)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颎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唏嘘就路。至军,

2、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颎预为土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与迥交战。仍共宇文忻、李询等设策,因平尉迥。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注]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其见重如此。又拜左领大将军,余官如故。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颎流涕辞让,优诏不许。会议

3、伐辽东,颎固谏不可。上不从,以颎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遇霖潦疾疫,不利而还。后言于上曰:“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又上以汉王谅年少,专委军于颎。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及还,谅泣言于母后曰:“儿幸免高颎所杀。”上闻之,弥不平。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际,乃有宫禁中事,云于颎处得知。上欲成颎之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弓、刑部尚书薛胃等明颎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者。颎竟坐免,以公就第。--(节选自《隋书·高颎传》)[注]颎父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8.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仲方辞父在山东辞:辞谢,道谢B.朝臣莫与为比比:并列C.会议伐辽东会:恰逢D.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衔:怨恨,怀恨9.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军至河阳,(故)莫敢先进B.上欲成其美,(则)听解仆射C.上特命勿去(之),以示后人D.颎初不欲行,(然)陛下强遣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叛军的战斗中,高颎事先准备了很多堵水的土袋,成功抵御了叛军的火筏,过河后焚毁桥梁背水一战,最终得胜回朝,高祖对他大加褒奖。B.高祖对高颎常呼其姓表示亲切;又成就其谦让的

5、美名,然后继续重用;命令留下高颎听政的槐树,以示纪念,这些足见高颎深得高祖的重视。C.高颎功高位显,但因忧虑母亲而去职,只过了两个月,朝廷就命令他返回原来的职位处理政事,尽管他再三流涕推辞,但高祖都不答应。D.高颎对高祖竭尽忠诚,为主甘愿杀身灭族,但后因谗言而被高祖疏远,又受王世积一案牵连,最终获罪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5分)译文:(2)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5

6、分)译文:参考答案:8.【答案】A(辞,推辞)9.【答案】A(此句无因果关系)10.【答案】C(“因忧虑母亲而请求解职”有误,“母忧”即母亲去世)11.(1)愿意效力,即使你的大事不能成功,杀身灭族,我也在所不辞。(5分)(2)高颎能够推举他做官,我听说举荐贤能应该受到上等奖赏,怎么可以让他离任呢?(划线处每处1分,大意各1分)参考译文:杨坚把持北周朝政后,一向了解高颎精明能干,又熟悉军事,足智多谋,想把他请入相府做幕僚。派邗国公杨惠去说明这一心意,高颎听后欣然应允,说:“愿意效力。即使你的大事不能成功,杀身灭族,我也在所不辞。”于是高颎就被任命为相府司录。当时相

7、府长史郑译、司马刘昉都因为奢侈放纵被皇上疏远,高祖杨坚更加信任高颎,把他视为心腹。尉迥起兵叛乱,派他的儿子尉迟惇率领八万步兵、骑兵,驻军武陟。高祖命令韦孝宽出兵讨击,军队行进到河阳,不敢先出兵进击。高祖因为各位将领不能统一,派崔仲方去监军,仲方借口父亲在山东不想前行。当时高颎又见刘昉、郑译也没有前去的意思,就自己请求出征,(这)非常符合皇上的心意,于是(高祖)派遣高颎监军。高颎接受命令后即刻出发,派人向母亲告辞,说忠孝不能两全,抽咽着上了路。到达军中,在沁水上建造桥梁,叛军在河的上游放火筏,高颎预先准备了堵水的土袋来抵挡。军队过河后,便焚毁桥梁与叛军交战,大败叛军

8、。于是进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