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地质地貌》word版

《交城地质地貌》word版

ID:22691853

大小:93.0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30

《交城地质地貌》word版_第1页
《交城地质地貌》word版_第2页
《交城地质地貌》word版_第3页
《交城地质地貌》word版_第4页
《交城地质地貌》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城地质地貌》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交城地质地貌山西物测院刘海平整理二〇一〇年五月二日星期日目录第一章地   质-1-第一节地层-1-第二节岩浆岩-3-第三节 地质构造-4-第四节地质演化-5-第二章地   貌-6-第一节高中山区-7-第二节土石山沟坡区-8-第三节山间黄土丘陵区-8-第四节山前洪积缓坡区-8-第三章山峰沟谷-9-山西省交城县地质地貌第一章地   质第一节地层   县境内出露的地层较为齐全。主要包括:太古界的古老混合杂岩的界河口群和吕梁山群等老变质岩;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中上统、石炭系中下统、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及

2、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等。  1.太古界古老混合杂岩带(Ar):  是一套境内最古老的岩石。主要分布在境内中西部野沙庄~中庄一王家社一会立一带,以及北部车道沟一钟家沟~王家沟一带,出露面积约500余平方公里。岩性主要是古老混合杂岩,包括混合片麻岩及混合花岗岩等。  2.太古界界河口群(Arjh):  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境内中南部陈台山一野则河一西榆坪一带。地表出露面积约85平方公里,平均厚度一般在7500米以上。以云母片岩、云母变粒岩为主,夹各种粗晶大理岩及透辉石英岩、角闪岩等。其变质程度较深矿化较发育

3、。  3.太古界吕梁山群(AL):  主要展布于西北角横尖村以东、以北地区,地表出露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岩性主要为浅粒岩、变粒岩、片岩、片麻岩、磁铁石英岩等。有石棉、铜等矿化现象。  4.古生界寒武系(∈):  主要分布在中部横岭一柏树沟一带及西部与文水县交界处,在西南部M2地层中也有零星寒武系出露。本区寒武系地层为一套浅海相沉积岩层。主要由石英砂岩、页岩、泥灰岩、白云岩等组成。局部白云岩、灰岩已发生后生重结晶作用。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刘海平-28-山西省交城县地质地貌第一章地   质第一节

4、地层   县境内出露的地层较为齐全。主要包括:太古界的古老混合杂岩的界河口群和吕梁山群等老变质岩;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中上统、石炭系中下统、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等。  1.太古界古老混合杂岩带(Ar):  是一套境内最古老的岩石。主要分布在境内中西部野沙庄~中庄一王家社一会立一带,以及北部车道沟一钟家沟~王家沟一带,出露面积约500余平方公里。岩性主要是古老混合杂岩,包括混合片麻岩及混合花岗岩等。  2.太古界界河口群(Arjh):  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境内中南部陈台山一野则河

5、一西榆坪一带。地表出露面积约85平方公里,平均厚度一般在7500米以上。以云母片岩、云母变粒岩为主,夹各种粗晶大理岩及透辉石英岩、角闪岩等。其变质程度较深矿化较发育。  3.太古界吕梁山群(AL):  主要展布于西北角横尖村以东、以北地区,地表出露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岩性主要为浅粒岩、变粒岩、片岩、片麻岩、磁铁石英岩等。有石棉、铜等矿化现象。  4.古生界寒武系(∈):  主要分布在中部横岭一柏树沟一带及西部与文水县交界处,在西南部M2地层中也有零星寒武系出露。本区寒武系地层为一套浅海相沉积岩层

6、。主要由石英砂岩、页岩、泥灰岩、白云岩等组成。局部白云岩、灰岩已发生后生重结晶作用。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刘海平-28-山西省交城县地质地貌  5.古生界奥陶系(O):  主要分布在境内中部寨立一东社一带。寒武系地层的外侧呈条带状南北向展布。和华北地区一样,境内的奥陶系地层缺失上统,只发育了中下统。主要由页岩、白云岩、砂岩、泥灰岩、灰岩组成。为一套海相碳酸盐沉积地层。地层总厚度一般为400~500米,局部地层中含有动物化石(阿门角石Armenoceras)。  6.古生界石炭系(C):  本系地

7、层在境内出露面积不大,主要集中在古洞道一大坪头一带的岩体周围及东部前火山煤矿南部地区。在境内的石炭系发育有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缺失下统。与奥陶系中统呈假整合接触。本系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沉积建造,地层总厚度为100米左右,岩性主要包括砂岩、灰岩、页岩、铝土岩等。在上统太原组里含有可采煤层及煤线。动植物化石在本系地层中普遍发育。  7.古生界二迭系(P):  分布在中部古洞道一水峪贯一西社一带及东部王山岭村周围地区。地表出露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岩性为由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及煤层组

8、成的陆相煤系地层。其中含大量的植物化石。地层总厚度约700余米。  8.中生界三迭系(T):  主要分布在境内中东部水峪贯镇--岭底乡一带。地表出露面积约160平方公里。本系下中上三统在本县发育较全,只是由于后期分化剥蚀才缺失了上统中的一部分。境内的三迭系地层是一套典型的陆相碎屑岩层。其岩性简单(均为各种砂岩,少见有砂质页岩或粉砂岩),厚度巨大(约1500米左右),植物化石及各种层理、印痕较发育。  9.新生界第四系(Q):  主要分布在汾河地堑及山区洼地或冲沟中,均为未固结成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