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word版

《社会保障概》word版

ID:22718555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社会保障概》word版_第1页
《社会保障概》word版_第2页
《社会保障概》word版_第3页
《社会保障概》word版_第4页
《社会保障概》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概》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保障的含义及特征含义:政府和社会为了保持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对劳动者或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失业等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而面临生活困难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其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特征:历史性、社会性(全民性)、互济性、福利性、安全性二、社会保障的功能和内容(一)1.保护功能2.促进功能3.稳定功能4.调节功能(二)内容1.社会保险2.社会福利3.社会救济4.社会互助5.社会优抚与安置6.个人储蓄保险社会保险:国家以立法形式对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去工作机会的劳动者,按权利与义务在劳

2、动上的对等原则,实行确保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包括劳动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立法范畴不同,社保是以国家立法形式出现是法制性的国家政策,商业保险是根据契约自由的原则制定的,是一种任意性的买卖关系。(2)基本属性不同,社保属于福利性的,是按权利与义务在劳动上的对等原则实行的;商保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活动,已经及损失为前提,并根据投保额来决定补偿额,他不属于社会福利范畴,但对投保人有一定的保障的功能。(3)资本来源不同,社保是个人、单位、国家补贴;商保是投保者。(4)对象作用不同,社保是整个社会的劳动者,起作用是保障

3、老、病、残、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商保对象是投保人,作用是投保者身体、财产发生意外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5)管理体制不同,社保主管部门是政府,属于行政管理体制,商保主管部门是银行领导下的保险公司,属独立的经济实体,属财政金融体制。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形成社会保障功能。三、社会保障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实事求是,科学化原理2.方法:定量化,整体性第二章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一).思想观念和制度的实践1601年《伊利莎白济贫法案》,内容:①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②为有能力劳动的人提供劳动场所③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④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⑤提供父母和子女

4、的社会责任⑥从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特点:①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的性质②主观目的在于组织劳动力的流动和稳定旧的社会秩序,客观上使社会保障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③基础是社会权利的不平等(二),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1.历史背景:①产业革命的完成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保障体系的社会经济基础,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前提。②各种进步的社会学说是其理论基础。③无产阶级的产生、壮大和不懈斗争是其动力④资产阶级发展经济进行剥削的需要是其直接原因。2.具体实例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1.发展的原因:⑴二战后西方产业结构进入大变革时期,为消除产业工人失业带来的社会问题,国家必须完善社会保障

5、制度以维护社会稳定⑵二战后西方的社会保障观念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变化,保障意识增强。⑶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缓和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⑷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目标⑸为保障战后民众生活水平的需要⑹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影响2.发展的特点:⑴由国家主管的社会保障项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政权在西方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⑵社会保障制度向普及化、全民化方向发展,全体国民普遍享受到社会保障。⑶由于社会保障趋向全民化,因而西方工业国内部的社会阶层在社会政治权利上趋于平等⑷社会保障内容产生质的变化,由以济贫为主转向以福利为主⑸总体上社保分三个阶段,首先对特定劳动者的保

6、障,其次是对全体劳动者的保障,最后是对全体国民的保障;从实施社会保障的内容看,先以病、残、老、死、生育为主要内容,后扩展为对失业者的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旧社会保障目的而言,济贫---防贫---全民福利二、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其改革㈠面临的问题:1.经济进入滞涨时期2.失业和贫困者增多,社保开支增大,政府财政负担沉重3.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西欧各国普遍增加税收4.为维持庞大的福利开支,西欧许多国家不得不依靠举债度日5.社保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而造成的副作用6.削减福利开支与保护既得的福利权利之间的矛盾冲突㈡困境根源㈢改革措施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

7、与实践产生的条件1.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2.封建统治的主观要求3.中国的人口大国情况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二、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实践的历史演变1.西周、春秋、两汉时期的社会保障①西周地官—司徒,乡师,州长,闾胥a.掌管荒政b.安抚民众c.管移民②春秋时期a,提出先立民后立神b,提出敬民、保民,争取庶民百姓、笼络百姓的思想c,实施“有惠于民”的让步措施③两汉时期a,实行无为政治,与民休息政策b,实行“刑礼并施”的治国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