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ID:22721834

大小:813.6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_第1页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_第2页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_第3页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_第4页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教学准备模块必修一主备人覃顺勋第3章第2节  第1课时模块总第2课时课题:辛亥革命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解读:根据本条课程标准分析具体要求有一下几点:第一要求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第二要求学生根据辛亥革命主要过程的了解,学会利用基础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包括:1、《临时约法》;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的主要知识有: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分小组讨论辛亥革命最终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讨论过程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有史实论证;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注意不要把讨论变成辩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的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黄花岗起义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2、认识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从而了解宪法对国家、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从而加强法制教育。关

3、键目标1、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教学难点1、从近代化的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的思想发展情况而作出的:学生是高一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以问题导入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并且在难点问题,先提供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二、教学过程教学流程、知识呈现个性化思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课件“扎辫——明清的象征”到“剪辫——抗争的标

4、志”教师:图中的人为什么要剪辫子?跟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生:观看图片,联想起辛亥革命。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穿越历史,重温革命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而做出贡献。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课件出示课题、及课标要求)师:本课我们从两个大方面学习辛亥革命。(课件出示本课整合后的两大内容)一、穿越百年,回溯历史(辛亥革命背景、经过、结果)二、斯人已逝,盖棺论定(《临时约法》及辛亥革命意义)新课教学:一、穿越百年,回溯历史——革命背景师: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呢?接下来,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看书解决。(课件出示问题:为

5、什么要革命?资产阶级为革命准备了什么条件?有利时机?)教师讲述“兴中会”,“同盟会”创立的相关信息,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释为“三民主义”。(课件出示兴中会,同盟会创立的相关信息)师:(过渡)在同盟会成立并提出明确的革命纲领后,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许多武装起义,如: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课件出示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示意图)通过活动增长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明确本课学习要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本课所应该掌握的知识精简,课本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本课基础知识的

6、前提下,再进行本课重难点的解决学生看书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读书的方法和习惯师:一次又一次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革命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众多热血儿女的英灵变成了纪念碑上笼统的数字。师: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敛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郊外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们大多是留洋归来的学生,平均年龄才29岁。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学习到爱国的含义,爱国并非轰轰烈烈,只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师:黄花岗起义

7、结果失败了,但烈士的鲜血唤醒了更多的国人,革命势在必行。黄花岗起义半年后,随着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武昌起义就爆发了,现在就让我们回到99年前那个敲响清王朝丧钟的革命历程。一、穿越百年,回溯历史——革命过程(课件展示革命三个过程:(一)爆发——武昌起义;(二)发展——全国响应;(三)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四)结果。并要求学生完成填空)学生看书完成填空,培养完成基础知识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师:武昌起义的结果使得武汉三镇光复,武汉三镇包括:武昌,汉阳,汉口。1949年后将这三部分合成:武汉市。不仅如此,武昌起义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各省

8、纷纷起义,大家看地图:(课件超链接出示武昌起义后形势图)师:清王朝这座260年的老屋子,革命党人这么一推,它就哗啦啦一个月倒了一半。十几个省响应起义,宣布脱离清王朝而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师:各省宣布脱离清王朝而独立,这个独立可不是今天说那个地方闹独立的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