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雏军:被搁浅的产业梦

顾雏军:被搁浅的产业梦

ID:22752240

大小:6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31

顾雏军:被搁浅的产业梦_第1页
顾雏军:被搁浅的产业梦_第2页
顾雏军:被搁浅的产业梦_第3页
顾雏军:被搁浅的产业梦_第4页
顾雏军:被搁浅的产业梦_第5页
资源描述:

《顾雏军:被搁浅的产业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顾雏军:被搁浅的产业梦以三四年时间、约十亿资金,曾经寂寂无名的顾雏军现已是内地四家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者。但是,几年以来,他在实业界里始终像个“异乡人”。频繁的收购、大起大落的公司业绩、不知的收购资金,顾雏军及其所谓“格林柯尔系”颇多令人生疑之处。  2005年春天,当科龙电器2004年年报离奇报亏、德勤辞任其审计师后,顾氏王国再次因失信于外界而危机暗伏。  “格林柯尔系”旗下公司是否有操纵利润的陈规陋习?科龙电器的资金是否被大股东挪用?在监管部门没有明确的报告、证据出示之前,关乎于此的指责基本上都只能停留在猜测、怀疑层面。当《中国企业家》试图从产业层面追踪、解读

2、顾氏逻辑时,记者通过相关采访发现,顾雏军为其制冷产业设计的路径是先令科龙等品牌积累代工能力、再反收购国际品牌;为其汽车产业设计的路径则是对接中外不同的造车资源。但是,这两条建筑在所购企业规模和利润稳健上升、后续收购资金充裕假设上的思路,在近期科龙报亏、证监会介入调查等风波中,已显得风雨飘摇。  从代工到反收购?  众所周知,2001年收购科龙电器后不久,顾雏军即分别以科龙电器和他私人控股的广东格林柯尔为平台展开了对江西齐洛瓦、吉林吉诺尔冰箱厂、上海上菱电器的两条冰箱生产线、远东阿里斯顿全部生产线、杭州西泠集团、及美菱电器、南京伯乐等制冷企业的大规模收购,并同期投

3、建了科龙南昌工业园及扬州科龙生产基地,后两项的总投资高达5.1亿美元。美菱收购完成后,顾雏军才如释重负地对外宣称其制冷帝国计划:通过收购打造全世界最大的冰箱企业。顾直言在其收购生涯中压力最大、最耗心力的是对美菱的收购,“假如美菱收购不成,因为规模不够,前面的所有收购将满盘皆输。”  如此,格林柯尔旗下的冰箱产业以年产能1300万台迅速攀升至世界第一位。但在广州证券分析师钟楚宏看来,格林柯尔旗下的冰箱业务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依然极其有限,“整合还在进行中,近一两年内还不会有明显效果。”  据国泰君安分析师冯志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冰箱产业的市场份额基本由三家企业占据

4、,海尔冰箱约占25%,新飞冰箱约占10%,而格林柯尔旗下的四大品牌(科龙、容声、美菱、康拜恩)约占20%。钟楚宏认为产能高居世界第一位、以整合者自居的科龙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下游渠道商、以及竞争对手海尔、新飞的主导性还根本没有显现。  不过顾雏军可能本来也没有将所谓“整合”的重心放在国内。从科龙电器2003年、2004年年报数据中可以略窥一二:2003年其外销业务收入比上年大幅上升146.4%,而2004年海外市场营收高达34.48亿人民币,全部来自于代工,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0%,同期国内市场营收约49.87亿,增幅仅为15.22%。同样,美菱电器2004年年报

5、也显示,冰箱销量较上一年增长20.6%,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3.2%。尽管这些数据的真实性目前被质疑,但不论真假都可看出顾氏有意将科龙营收增长重心置于海外的架构。  顾雏军多次对外阐述其产业整合几大手段:扩张产能、降低成本、提升技术、品牌大面积转向低端。在海外策略上,顾雏军明确宣布在海外不做品牌,目的是“不与代工客户形成竞争冲突”,他曾说,“科龙正同世界最大制冷企业美泰克、GE、伊莱克斯、惠尔浦等公司进行战略合作,而不是强推自有品牌。”  据科龙内部人士透露,压缩成本在科龙几乎上升到了战略高度。顾雏军坚持“只有降低成本,产品才能获得较大降价空间及更强市场竞争力”,

6、并始终认为成本策略是民企整合国企的主要优势,据国务院信息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整合进行一年后,科龙冰箱产品的单台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约14%,而空调降幅高达25%。  基于如此大幅度的成本压缩能力,科龙迅速成为业内价格战的主导者,而科龙电器下除科龙外的两大品牌,亦开始全面转向中低端或低端。与此同时顾雏军还专门创建了主打价格战的新品牌“康拜恩”。时至今日,顾氏的低端化策略对科龙发展的利弊依然为业界所争论。  代工应该并非顾氏的终点站。综合种种推测,我们能大致勾勒出顾雏军的产业梦路径,那就是先构建家电企业的代工能力,并凭借代工积累最终完成“对国际品牌的反收购”。一

7、位接近顾雏军的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透露,数年来顾始终对GE的每项举措高度警觉,私下里常常会谈到“谁会来收购GE家电”。尽管顾曾公开表示“(收购完成后)在冰箱产业已经没有什么让我怕的了”,但在科龙内部,顾反复提到如果LG收购GE家电的话,“那太可怕了!”  当然不能凭借这些片言只语判断顾氏旨在收购GE家电,但是从台湾“代工王”的道路上也许可以得到一定启发,宏也好,明基也好,他们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做国际化品牌。明基在6月9日刚刚宣布收购西门子业务,这是典型的从代工到反收购的路径。  顾雏军的这条思路能行得通吗?颐合财经副总裁王吉舟认为“这步棋必然要由中国企业

8、下,否则被外资全盘收购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