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讨论

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讨论

ID:22752485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讨论_第1页
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讨论_第2页
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讨论_第3页
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讨论_第4页
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讨论  宫颈癌属于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每年发病人数超过12万例,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针对早期宫颈癌一般选用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但术后易发生尿失禁等并发症,给术后患者生理上和心理上带来痛苦。为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必要,能打消患者负面情绪,增加患者信心,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本研究以6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2012年9月

2、~2014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68例,所有患者智力正常、意识清晰,均排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符合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3.5±1.7)岁;观察组34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2.1±1.2)岁。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宫颈癌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具体如下。  1.2.1锻炼耻骨肌  护理人员可指

3、导患者在排尿时主动将排尿中断,后继续排尿,反复进行锻炼,可促进恢复尿道括约肌功能。  1.2.2锻炼盆底肌  恢复期间可加强患者对盆底肌的锻炼,具体有,(1)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骨盆底肌肉群锻炼运动,禁止收缩腹肌或臀大肌,避免加重病情。若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后,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坚持锻炼,直到完全恢复正常,如在患者大笑、咳嗽或打喷嚏之前,能主动有力的将骨盆底肌肉收缩;(2)进行盆底肌运动的标准为:首先收缩盆底肌10s,后放松10s,反复做10次作为1组,5组/d。在进行骨盆底肌肉运动时避免暂停呼吸或收缩腹部,进行咳嗽前,需先进行

4、骨盆底肌运动。  1.2.3心理疏导  患者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主要由于患者对病情不了解,对术后复发及预后担忧比较严重。故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焦虑,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想法,便于发现患者心理问题,对于患者的疑问要耐心回答,取得患者信任。同时护理人员可介绍成功病例,打消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增加患者治疗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选择es;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院采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

5、,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所有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评分为(75.6±13.2)分,对照组患者生理评分为(63.2±15.7)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评分为(85.1±13.2)分,对照组患者心理评分为(66.7±16.2)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6、lt;0.05);观察组环境评分为(73.6±10.8)分,对照组环境评分为(61.2±9.9)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评分为(57.6±11.8)分,对照组社会评分为(42.8±14.7)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2.1±3.6)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7.4±4.9)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33.5±3.7)分,对照组患者抑郁评分为(49.7±4.5)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满意度比较  所有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14例,基本满意10例,比较满意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4.1%;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1例,基本满意8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3.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行为干预采用锻炼耻骨肌

8、和骨盆底肌的方式,促进患者恢复主动盆底功能。其治疗机制为:通过自主的收缩和舒张盆地肌肉群,使肌肉被动运动,可有效促进盆底血液循环,提高尿道阻力,提高盆底肌肉在支持膀胱、直肠、子宫和尿道时的张力,促进松弛的盆底肌恢复功能,增强远端尿道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