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丰垃圾填埋场简介

兴丰垃圾填埋场简介

ID:22768065

大小:68.0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31

兴丰垃圾填埋场简介_第1页
兴丰垃圾填埋场简介_第2页
兴丰垃圾填埋场简介_第3页
兴丰垃圾填埋场简介_第4页
兴丰垃圾填埋场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兴丰垃圾填埋场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实习的时间地点方法目的:2007年11月21日,我们去了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了认识实习。其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带到实际生产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锻炼我们的工作能力,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二,实习单位的概况:兴丰填埋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帽峰山麓,占地91.7公顷,填埋区面积71.2公顷,填埋垃圾的最大深度大约80米深,是亚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也是世界最先进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之一。最小垃圾填埋后密度是0.9吨/立方米(国内其它填埋场通常密度是0.4吨/立方米)。项目总投资52500万元人民币,

2、营运年支出是2580万元人民币,每吨垃圾单位成本是68元(国际上其它类似填埋场每吨成本是80元到800元不等)。每天处理生活垃圾占广州市日产生量的87%,其设计容量约为2000万立方米,自2002年8月投入使用后,至今已累计处理垃圾近1000万吨,接近设计容量的一半,预计2012年左右全部填满,届时将完全改造成生态公园。(平面图如下)三,污染物来源和处理现状:兴丰垃圾填埋场主要处理的是广州市老八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越秀区,东山区,荔湾区,海珠区,芳村)的生活垃圾,不包括工业垃圾。首先经过压路机碾平、压实达到每立方米0.9吨的高密度,再覆盖上

3、一层沙土,最后盖上一层塑料膜,防止雨水渗入、蚊虫孳生及散发臭味。刚刚开始运行时每天处理垃圾2000吨,现在每天填埋6500吨,预计可用10年。有2台发电机组,预计高峰期时可同时供18台发电机组发电。渗滤液处理池可容14万立方污水,每天处理700吨污水。该垃圾填埋场填埋一吨垃圾的成本费用为68元,在国际上属于较低成本的。四,污染物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流程:垃圾滤液处理流程:垃圾处理原理:垃圾渗滤液呈淡茶色或暗褐色,色度在2000~4000之间。有浓烈的腐化臭味,毒性强烈,有机物含量较多,被列入我国优先污染控制物"黑名单"的就有

4、5种以上;氯氮浓度高,BOD5和COD浓度也远超一般的污水。垃圾渗滤液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垃圾本身所带的水分;二是垃圾中有机物经分解后所产生的水;三是以各种途径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其中进入场区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是决定渗滤液产生量的关键因素垃圾在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与时间的关系(处理滤液的原理,做法):1)调整期:在填埋初期,垃圾体中水分逐渐积累且有氧气存在,厌氧发酵作用及微生物作用缓慢,此阶段渗滤液量较少。2)过渡期:本阶段滤液中的微生物由好氧性逐渐转变为兼性或厌氧性,开始形成渗滤液,可测到挥发性有机酸的存在。3)酸形成期:滤液中挥发性

5、有机酸占大多数,pH值下降,COD浓度极高,BOD5/COD为0.4~0.6,可生化性好,颜色很深,属于初期的渗滤液。4)甲烷形成期:此阶段有机物经甲烷菌转化为CH4和CO2,pH值上升,COD浓度急剧降低,BOD5/COD为0.1~0.01,可生化性较差,属于后期渗滤液。5)成熟期:此时渗滤液中的可利用成分大减少,细菌的生物稳定作用趋于停止,并停止产生气体,系统由无氧转为有氧态,自然环境得到恢复。不同阶段出水外观如下:科学规划高标准设计和建设专业化营运和严格监管--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和营运创新成果汇总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广州市东北角

6、,离市中心38公里处,总建设资金为6.83亿元。该场于2000年11月动工兴建,2002年8月填埋一区投入正式使用,2004年初被列入国家环境保护"十五"重点工程项目。目前兴丰场每天进场的生活垃圾超过6000吨,到2007年5月底已累计填埋980万吨生活垃圾,是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设施。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和营运管理,在国内同行创下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借鉴国际标准和规范设计、建设的特大型填埋场;第一个以商业模式通过国际招标的形式由境外公司承包设计、营运,由国内公司投标建设的垃圾填埋场;第一个采用双衬层防渗系统和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渗滤液等高

7、新技术建设垃圾填埋场,实现了污水零排放。2004年12月,兴丰垃圾填埋场通过了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验收,并获得全国垃圾填埋场行业唯一的建设部示范工程证书。同时,兴丰垃圾填埋场营运5年来共卫生填埋广州市生活垃圾约980万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兴丰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营运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可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一、做好前期考察和论证,科学规划早在1996年,广州市环卫部门预测到大田山和李坑两座垃圾填埋场将要在于2000年前后填满封场,因此建设一座新的大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摆上了议事日程。(一)国内外考察和论证,确定恰当的建场模式。通过对国内

8、外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营运情况的考察,了解到填埋场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国内情况主要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填埋场建设标准低和填埋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