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简介》word版

《垃圾填埋场简介》word版

ID:29631172

大小:2.23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21

《垃圾填埋场简介》word版_第1页
《垃圾填埋场简介》word版_第2页
《垃圾填埋场简介》word版_第3页
《垃圾填埋场简介》word版_第4页
《垃圾填埋场简介》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垃圾填埋场简介》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垃圾填埋场简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为了防止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对垃圾进行处理。长期以来生活垃圾处理绝大多数采用简单填埋,而垃圾的成分十分复杂,填埋后经过缺氧、发酵等反应,产生的渗沥液是成分最复杂最难处理的污水。一个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场,成为一个长期的污染源,严重污染地下水。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排放,污染空气,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垃圾中产生的沼气由于未经疏导处理,横空迁移,当浓度达到5-15%,致使垃圾造成爆炸自焚,这种现象在为数不少的垃圾填埋场都曾发生过。近

2、年来,国家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一些新的垃圾处理工艺被广泛采用,现在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卫生土地填埋处理。卫生土地填埋除了对填埋场的基础进行了人工的防渗处理以外,还有一整套的收集垃圾渗沥液和废气的系统,来排放或回收利用垃圾产生的废液、废气。如图一、场地的选择场地的选择是卫生土地填埋场全面设计规划的第一步,通常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场地能满足防止污染的需要,二是经济合理。一般要考虑以下诸方面的因素:1、垃圾:根据垃圾的来源、种类、性质和数量确定场地的规模;2、地形:要便于施工,避开洼地,泄水能力要强,可处置至少二十年填埋

3、的废物量;3、土壤:要容易取得覆盖土壤,土壤容易压实,防渗能力强;4、水文:地下水位应尽量低,距最下层填埋物至少1.5m;5、气候:能蒸发大雨降水,避开高寒区;6、噪音:运输及操作设备噪音不影响附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7、交通:要方便,具有能够在各种气候下运输的全天候公路;8、距离与方位:运输距离适宜,位于城市的下风向;9、土地征用:要容易征得,比较经济;10、开发:便于开发利用。二、场地设计卫生土地填埋场地的设计包括场地的面积和容量确定、地下水的保护措施及降解气体的控制等。场地面积和容量填埋场的面积和容量应与城市的人口数量、垃

4、圾的产率、废物填埋的高度,垃圾量与覆盖材料量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关。通常覆土和填埋垃圾之比为1:4或1:3,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为500-700kg/m3,场地的容量至少使用20年。每年填埋的废物体积可按下式计算:V=365×WP/D+C式中:V—一年填埋的垃圾体积,m3;W—垃圾的产率,kg/(人·d);P—城市人口数量,人;D—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kg/m3;C—覆土体积,m3;如已知填埋高度为H,则每年所须土地面积为:A=V/H土地填埋场的实际占地面积确定以后,还要考虑场地周围土地的使用,要注意保留适当的缓冲区,并根据

5、有关标准确定场地的边界。填埋场地的容量也要根据当地的发展规划,留有充分的余地。一、地下水的保护系统1、浸出液的生成填埋场内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浸出液,其数量及性质与许多因素有关。浸出液的主要来源如下:(1)降水:降水包括降水和降雪,它是浸出液产生主要来源。影响浸出液产生数量的降雨特性有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频率、降雨持续时间等。降雪和浸出液生成量的关系受雪量、升华量、融雪量等影响。在积雪地带,还与融雪时期或融雪速度的有关。一般,降雪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等量的降雨量。确切数量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确定。(2)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是指来自场

6、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对浸出液的产生数量也影响较大。具体数量取决于填埋场地周围的地势、覆土材料的种类及渗透性能、场地的植被情况及有无排水设施等。(3)地下水:如果填埋场地的底部在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就可能渗入填埋场内,浸出液的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的接触量、接触时间及流动方向有关。如果在设施施工中采取防渗措施,即可避免地下水的渗入。(4)垃圾含水:除垃圾自身含水外,垃圾中的有机组分经厌氧分解会产生水分,其产生量与垃圾的组成、PH、温度和菌种等因素有关。此外,浸出液量还与填埋操作方式有关。例如与污泥混合填埋时,不管污泥的种类

7、及保水能力如何,通过一定程度的压实,污泥中总有相当量的水分变成浸出液而流出。2、浸出液的产生量可根据填埋场水的收支平衡关系来确定。下图为土地填埋场水的平衡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作为输入的流入水,有降雨、地表径流流入水、地下涌出水及废物含水和分解水;作为输出的流水有地表径流流出水、蒸发散失水、地下渗出水和浸沥液。填埋场降雨、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地下涌出水地下渗出废物含水浸沥液分解水浸沥液的产生量的计算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经验公式:Q=(1/1000)·C·I·A式中:Q—日平均浸出液量,m3/d;C—流出系数,%;I—平均降

8、雨量,mm/d;A—填埋场集水面积,m2。流出系数(C)与填埋场表面特性、植被、坡度等因素有关,一般为0.2—0.8。另一种是精确计算公式:Q=10-3·In·[(d·λ·Ss+Sa)·Kr+(1-λ)·Ss/D]·1/N式中:Q——日平均浸出液量,m3/d;In——几年概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