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实验设计与评价

定性实验设计与评价

ID:22819881

大小:862.1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31

定性实验设计与评价_第1页
定性实验设计与评价_第2页
定性实验设计与评价_第3页
定性实验设计与评价_第4页
定性实验设计与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性实验设计与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定性实验设计与评价1方法点拨定性检验实验设计是用来判定实验对象具有哪些性质、某种W素是否存在、某个因素是否起作用、某些因素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测定某些物质的定性组成、探讨研宄对象具有怎样的内部结构等所进行的实验。它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所有影响正确判定或干扰判定的因素均被视为干扰因素。定性检验实验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形:①性质探索性实验的设计: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所可能具有的性质。②性质验证性实验的设计:

2、主要是求证物质具备的性质,关键是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要求操作简单,简便易行,现象明显,且安全可行。性质实验方案的基本流程为:研究物质结构一预测可能性质一设计实验方案(方法、步骤、仪器、药品、操作要点、现象及分析、结论等)一实施实验一结论。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典型例题类型一、性质验证性实验1.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较弱,某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活塞af溶液的棉花10mLImoaBr溶液AB活塞b5mL0.2inol/I.KIS?液CC1.I)实验过程:I.打开弹簧夹,打开

3、活塞a,滴加浓盐酸。II.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III.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IV.(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IV的操作和现象是。(5)过程III实验的目的是。(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思路点拨】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吋,即溴水由稀变浓,这说明过程II中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

4、色时,夹紧弹簧夹,此时B和C中均无氯气。【答案】(1)=(2)淀粉KI试纸变蓝(3)Cl2+2Br=Br2+2Cl'(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1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h,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解析】(1).A中产生的黄绿色气体为氯气。(2).氯气遇淀粉KI试纸时,生成的L遇淀粉变蓝,可以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3).B中氯气和溴化钠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h+2Br_=Bn+2Cl_。(4).C中溴

5、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单质,将C中的溶液滴入D中,发生反应:Bn+2r=L+2Br-,此时D中溶液分层,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熔液,呈紫红色,说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5).过程III主要为了确汄C的黄色溶液中无氯气,排除对溴置换碘的干扰。(6)氯、溴、碘中.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要证明试刑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腆单质,必须要控制氯气的量,排除氯―气的干扰。【变式1】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你认为正确的是

6、选项气体试剂现象结论A.nh3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NH3显碱性B.no2KT淀粉溶液溶液变蓝N02^氧化性C.X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X是co2D.Cl2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312有酸性和漂白性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要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两方面考虑。A项,氨气收集方法不对;B项,N02中的N为+4价,有较强氧化性,可将r氧化为I2;C项,X也可是S02;D项,(:12和1120反应生成的HC1和HC10各有酸性和漂白性。1.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热以Ha.向广口瓶内

7、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思路点拨】点燃红磷是为了耗尽瓶中的氧气,从而使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答案】①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②PA+60H_=2P0?_+3H20。③铜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

8、变成蓝色。3Cu+8H'+2N0;=3Cu2+4-2N0+4H20【解析】通过实验验证NO的还原性,要求书写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比较陌生),描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现象并书写离子方程式,补充实验步骤,只要搞清楚了实验目的,本步骤并不难。【总结升华】用NaOH溶液吸收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生白烟(即PU,从而观察到红棕色的气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