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

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

ID:22827276

大小:6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1

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  _第1页
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  _第2页
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  _第3页
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  _第4页
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一)  公元464年,南朝宋孝武帝死,嫡长子刘子业即位,历史上称前废帝。他是中国古代一个有名的昏暴君主。其罪行被认为“武王数殷纣之衅,不能絓其万一;霍光书昌邑之过,未足举其毫厘”[1]。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在他统治下,“苛罚酷令,终无纪极,……阖朝业业,人不自保,百姓遑遑,手足靡厝”[2],以史料来印证,大体是不错的。  对待这样的君主,地主阶级统治集团采取什么态度?这就是力图“废昏立明”。《宋书·蔡兴宗传》提供了范例[3]。  蔡兴宗出身济阳考城(当今河南民权东北)蔡氏,为著名高级士族,

2、时任吏部尚书。史称他原来以为前废帝即位时年纪尚小,有些失德处,慢慢自会改正。谁知后来越看越感到已不可救药,于是为了整个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积极投入“废昏立明”活动。  他首先鼓动太尉沈庆之发动政变,说:“公威名素着,天下所服,……(如果起兵)指麾之日,谁不景从,……若一人唱首,则俯仰可定。”沈庆之不敢,但回答“深感君无已”,证明内心是倾向废昏立明的。  蔡兴宗于是又鼓动领军将军王玄谟发动政变,说:“今以领军威名,率此为朝廷唱始,事例立。”王玄谟也不敢,派人通知兴宗:“期当不泄君言。”实际上也表明,对别人搞政变并不反对。  后来,蔡兴宗又

3、鼓动“专统禁兵”之右卫将军刘道隆带头起事。不过,这次表达意思极含蓄。他在道上遇到刘道隆,意味深长地说:“刘公,比日思一闲写!”胡三省注:“闲写者,谓欲清闲写(倾吐)其所怀也。”[4]意即要找时间商量起兵之事。刘道隆“深达此旨”,但也不敢,“掐兴宗手曰:蔡公,勿多言”。刘道隆是前废帝所宠信的人,看来也无意于揭发暗中酝酿的政变活动。  一个大臣,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动别的大臣搞政变,在中国古代史上实属罕见。《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说:“废昏立明,非常之谋也。蔡兴宗建非常之谋,既以告沈庆之,又以告王玄谟,又以擿发刘道隆,而人不敢泄其言,何也?昏暴

4、之朝,人不自保,‘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盖人心之所同然也。”  事实正是如此。在蔡兴宗以前和以后,都另有一些政变活动在暗中策划着。终于,湘东王刘彧及其部下阮佃夫等一支势力,政变成功,杀前废帝,立刘彧,是为宋明帝。(二)  从《蔡兴宗传》和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呢?  第一,突出反映了封建皇位父死子继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的矛盾。  如所周知,封建皇位父死子继,特别嫡长继承制度,具有防止、减少皇位争夺,稳定统治秩序之作用。王国维说得好:“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指立子、立嫡)者定,任人(指

5、立贤)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皆任天而不参以人,所以求定而息争也。”[5]这是剥削阶级长期经验之积累。然而这样一来,皇位继承定则定矣,却不能避免合法继承者可能是个昏暴君主,最后仍会导致统治秩序的不稳定。中国古代这种例子颇不少,此处前废帝又提供了突出的一个。他早在当太子时已“狷戾日甚”,“多过失”,遭父亲孝武帝谴责,甚至有可能被废掉[6],但因是嫡长子,自有人出于各种动机替他说好话,太子之位终于保存了下来。等孝武帝一死,他便合法地登上皇帝宝座。类似这种根本不配充当地主阶级最高政治代理人,

6、而根据继承制度却成了君主的例子,南朝绝非个别。赵翼曾专门写了《宋齐多荒主》一文[7],记述其事。结果如何呢?这些荒主一旦继位,按照君主专制制度,他们又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丑恶本性便进一步迸发,暴戾恣睢,胡作非为,周围有政治头脑的臣子明知这严重危害着皇室、各级官吏及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但谁也无法、无权阻拦。前废帝时,太尉沈庆之功高望重,想通过苦口婆心劝谏,让他回心转意,不但不起作用,后来反被赐死。王玄谟是宿将,有威名,“屡表谏诤,又流涕请缓刑去杀,以安元元”[8],废帝大怒,虽未受罚,但对挽救统治危机丝毫无济于事。太宰刘义恭、尚书令柳元

7、景、仆射颜师伯“密谋废帝”,被告发,全部处死;而且断绝义恭肢体,分裂肠胃,挑取眼睛,以蜜渍之,谓之鬼目粽。徐州刺史晋熙王刘昶为废帝所忌,被迫于彭城举兵,想用地方兵力推翻暴君。然“移檄统内诸郡,并不受命,斩昶使”,连州内“将佐文武,悉怀异心”,刘昶只得弃州逃往北魏。所有这些,反过来又助长了前废帝的嚣张气焰,给封建统治进一步带来危害。  由此可见,封建皇位父死子继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在当时虽然基本适合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然而一定条件下,制度本身又存在着无法防止昏暴君主继位,以及无法阻拦他继位后利用手中大权危害整个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致命弱点

8、,而与封建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宋齐诸荒主接连不断地出现,使封建统治集团付出了高昂代价,便集中暴露了这一矛盾。后来的封建政治家、思想家大概总结了包括宋齐诸荒主在内的历史教训,不断想出一些弥补措施。有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太子、皇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