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西北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分析与多元信息找矿预测

胶西北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分析与多元信息找矿预测

ID:22831381

大小:137.7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31

胶西北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分析与多元信息找矿预测_第1页
胶西北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分析与多元信息找矿预测_第2页
胶西北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分析与多元信息找矿预测_第3页
胶西北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分析与多元信息找矿预测_第4页
胶西北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分析与多元信息找矿预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西北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分析与多元信息找矿预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胶西北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分析与多元信息找矿预测摘要:上庄矿区地处焦家断裂带北段,矿区内分布有焦家断裂、望儿山断裂、东庄子断裂及侯家断裂等,主要出露岩石为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花岗岩,第四系覆盖广泛。望儿III断裂为最主要的容矿断裂,分析其性质得出成矿期为逆断层、成矿前曾发生左形平移运动,成矿后断裂呈拉张性质。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和水岩反应可以概括为动态成矿与相应的水岩反应机制,热液对流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动态变化是制约水岩反应和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聚集的关键,水的电离反应是蚀变矿化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根据测区岩石露尖少及探测深度大的条件和要求,化探方法采用了次生晕法与土壤吸附烃法。结

2、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测区化探异常找矿标志为次生晕法Au-Ag-Hg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5)得分异常,土壤吸附烃异常可做为辅助性找矿标志。根据地、物、化、遥多元异常信息,圈定找矿靶位3处。其中A靶位经钻探工程首先验证,发现了新的隐伏矿体并探获金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储量7吨。第一章前言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论文《胶西北上庄金矿成矿作用分析与多元信息找矿预测》结合导师所承扪的横向科研项目“蚕庄金矿上庄矿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该项目委托单位是招金有色矿业有限公司。1.1.2研究意义和目的该论文的研究0的是査明上庄金矿成矿条件、成矿规律与成矿机制,为厘定地质

3、找矿标志提供依据,并采用有效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技术获取多元异常找矿信息,圈定可供工程验证的隐伏矿体找矿靶位,对深部矿体的赋存空间给出可信的预测评价。1.2工作区交通地理概况矿区位于上庄一徐家疃村一带,招远城四北30km处,其行政区划归辛庄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20°08'45"—120°11'25",北纬37°25'54〃一37°28'15〃,矿区而积9.20km2。勘查区西临烟(台)一潍(坊)(206国道)公路,南侧有文(登)一三(山岛)一级公路通过。区A有乡村公路与主干公路连接,向北、向东可达龙口火车站、烟台港,向南、西可达潍坊、莱阳火车站,水陆交通极为方便(见图0-1

4、)。勘查区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地势东高西低,海拔标高8〜66m,东面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区,地表切割强烈,冲沟发育,基岩裸露。丙面为微向渤海倾斜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第四系发育。源于金华山与望儿山之间的万深河是区内唯一较大河流,源近流短,汇水面积小,属明显的季节性河流,近年来少雨无水。区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4QC,属暖温带季风IX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600-700mm。勘查区周围大中型矿山密布,有新城、焦家、河东、上庄、望儿山、红布、东季、马塘等矿山,采金业发达,己成为本地区经济支柱。区内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工业以农业机械制造、农

5、副产品和海产品加工业为主,近海捕捞及海产品养殖业发达。勘查区北约37km的龙门电厂,发电量为20万千瓦。东部有专门为矿山生产、生活供电的11万伏变电站一处,矿区水源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要。1.3研究现状1.3.1胶丙北金矿成矿作用研究现状在胶丙北地区金矿成矿作用研宄方面,有多种不同观点,分歧主要集中在对成矿吋代、控矿构造性质与演化、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流体性质、水岩反应等方面。1)成矿时代:关于胶东地区金矿的成矿时代争论由来已久,①太古代成矿说(郭文魁等,1951年),认为金成矿作用与变质作用有关;②元古代成矿说(余汉茂,1987年),金成矿作用与元古代的变质事件和花岗质岩浆侵位有关

6、;③燕山期成矿说,金矿与碰撞后伸展花岗岩侵位有关。但随着金矿与中酸性岩浆岩的空间位置进一步明确,而成岩时代确立为中生代,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成矿作用与岩浆岩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但由于对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认识不同,又分为:①燕山期成矿说(王鹤年,1984年);②多期成矿说(邓军等,2006年),即除燕山期外,太古宙末和早元古代末期也是重要的成矿期;③燕山早期成岩、晚期成矿说(杨敏之等,1993年,吕古贤,1996年)。3)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流体性质:大多数学者认为胶四北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比较复杂,进而成矿流体来源也比较复杂,但就哪一方面站主要因素,存在分歧(邓军等,2006年),代表性认

7、识主要有:①成矿热液来自变质热液,金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代胶东群变质岩;②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吕古贤等,1993;杨敏之等,1998,Wangetal.,1998),成矿流体为岩浆后期热液;③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成矿热夜来源于大气降水(翟建平等,1998年;卢焕章等,1999年);④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孙丰月等,1995),成矿热液来源于与脉岩相关的幔源流体。4)水岩反应与成矿的关系:涉及水岩反应与金成矿关系的研究很多,但有多种不同观点。胡受奚等(2002)在对金矿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