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

ID:22867751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1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在制定适合白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发展。本文以宿迁学院材料工程系“1+3”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课程结构、师资的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以及对学生专业的教育和引导等,以供专家学者借鉴或者参考,找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

2、17)07-0153-0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日益明显,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显著加快,学科或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或者円趋淡化,社会急需高等教育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知识妞广博,具有多元化知识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其培养质量紧密相关,建立新型的、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的首要问题,成为了广大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1-2]。目前,国内外知名高校一般采取的是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即指在大学招生录取阶段,不再按具体专业录取学生,而是将相近学科门类屮的不同专业合并,按学科大类完成招

3、生,并在1一2年内按学科大类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3-4]。国外一些著名高校采用了大类学科培养模式。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常春藤大学。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已相继采用了类似的培养模式。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985或者211高校。特别是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5-6]。纵观这些国内外高校可知,这些都是一些研究型或者学术型大学,他们制定的培养方案是适合培养研宄型或者学术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一种高等学校。它主要功能是为

4、地方或者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着力于培养妞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如果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他们的人才培养方案,那么将会适得其反。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松该是不冋于研宄型或者学术型大学的人冰培养方案。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木科院校应该有适合自身的人j培养模式。本文以宿迁学院材料工程系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1+3”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供专家学者借鉴或者参考。一、培养方案的定位宿迁学院是一所应用型地方木科院校,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是立足宿迁,面向江苏,辐射全国。在此框架下,材料工程系确定了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培

5、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人冰市场需求,具有系统材料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及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扎实的材料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分析、表达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团队意识与创新精神,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材料成分选择、制备工艺、材料热处理工艺、材料组织结构分析、材料性能测试、质量检验和材料保护等领域从事科学研宂、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及经营管理等方妞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具体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工程材料的成分一组织结构一工艺->环境一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通过综合设计,提

6、高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并幵发新的材料及工艺。在这个培养方案下,材料工程系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妞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2)掌握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3)掌握材料的成型和加工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济管理知识;(4)掌握材料制品的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5)具有材料的设计、选用及正确选择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初步能力;(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等。结合材料工程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具体要求,以及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材料工程系“1+3”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招生时不再像以前一样按照具体专业

7、招生,而是统一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招生,学生大一时也不分专业,所有学生都上通识课程,在这中间穿插给学生上专业教育的课程,使得学生对材料工程系的所有专业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就是所谓的“1”。通?"一年通识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对本系所有专业的了解,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绩绩点,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从大二开始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又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模块,这就是所谓的“3”。二、课程结构材料工程系所有专业课程结构和学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