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ID:22892977

大小:10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1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宂一一以云表镇甲俭小学为例第一章选题背景及意义第一节选题的背景道德行为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容易忽略的环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便开始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于1994年《瞭望》发表了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术文章,从此便拉开了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的序幕。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推动下,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人身安全等方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有些地方为了改善他们的情况甚至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举例,有些地方设立了儿童托管所、寄宿制学校,有的地方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把它纳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在学校教育中农村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样,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棊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饮食和安全都得到了财政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饮食条件也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存在较大的问题。但当前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研宂,主要集屮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人身安全等方而,却忽略了从道德行为教育的角度来探宂和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和方法。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亲的关爱,再加上代养人的无奈和祖辈的溺爱,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道德行为问题,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会有违纪、违

3、规,更严重的会有违法行为发生。更甚有小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一旦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便用各种方式来表示“反抗”,容易产生敌对情绪,甚至随便乱打骂长辈。根据对农村小学调查得知,经常有违反校规校纪,道德行为习惯不良,道德意志薄弱的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经常结伙游荡于社会,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误导,做出抢劫、偷盗等违法勾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农村儿童留守的这种状态当然也不是对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有些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把这种不良的成长经历当做是一种磨砺,这样反而会激励他们成长。因此,更应关注的是那些出现道德行为问题的农村留守儿童,并以此为切入点,研宂农村留守儿童

4、道德行为问题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并从中找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的有效对策。第二节选题意义我国在向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毋庸置疑,农民工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活力,无数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用劳动和汗水筑造一个繁荣又活力的城市,给改革开放添加了动力,农民工功不可没。但是他们的外出工作换来的却是与孩子的分离,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如果留守儿童存在的道德行为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和关爱这个特殊群体。在现代化进程继续加快和农民工数量有增无减的背景下,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教育提供一些自己

5、的见解,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做补充。在教育实践方而,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提供参考。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综合效益方而,为各级政府部门解决广大农村留守儿童以道德行为为核心的系列问题提供参考,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道德行为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全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问题,关爱这一特殊群体,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和谐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各项目标才能早日实现。第二章研允综述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节

6、研宂综述一、国外研宂现状堪纳斯认为:学生的各种道德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这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研宄领域。唐贤秋.道德的基石〔M).第1版.北京:屮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国外著名的生物学和医学专家认为,学生的道德行为问题的产生,与神经或者生物化学方而的协调性有一定的关联。行为主义的理论主张,学生的违规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认知科学则是认为,学生的违规行为源于他们错误的自我认识和信念。莫顿认为,学生的违规行为主要是由外因引起的。还有的认为道德行为问题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布洛菲和罗尔堪帕尔伽尔根据学生道德行为问题的“所针对者”,把其分为

7、三个方而:“首先是相对于教师的,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故意的;其次是相对于学生的,即学生因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受挫于某些事件而违反道德规范;最后是相对于师生双方的,这是指师生双方互相使对方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使双方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对双方而言的各种失范行为。”王树林,戴木材.当代中国道德教育(M〕.第1版.南吕: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525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首先提出了行为矫正的理论模式。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通过教育或再教育而得到改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