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

ID:22894984

大小:53.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1

人教版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5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生平,有感情地朗诵并能默写三首诗歌;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望岳一、导入。二、作者回顾: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

2、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代表作如“三吏”“三别”。三、诵读全诗(1)教师泛读(注意诗歌的停顿、字的发音以及感情的流露)(2)找学生读并做适当的点评。(3)集体大声读四、诗歌

3、赏析:1、整体感知——首句设问,极言诗人初见泰山是兴奋不已,竟不知如何描绘,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总写泰山地域广阔,以上远望。三句虚写,表面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以神秀之气,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内心感受,对泰山赏慕有加。四句实写,即言夸张之能事,写泰山山势之高峻。以上两句近望。五六句亦景亦情,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眼界因极目仰望而为之开阔。以上两句细望。七八句话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深化主旨:不止于望岳、登山而已,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以上两句是诗歌

4、的象征意义。2、重点赏析:(1)“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总结:《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

5、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五、背诵比赛。六、集体背诵全诗。板书设计:远望            近望        望岳  凝望  惊叹、赞美、陶醉、豪迈            愿望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春望》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作品及背景简介:三、诵读全诗(1)教师泛读(注意诗歌的停顿、字的发音以及感情的流露)(2)找学生读并做适当的点评。(3)集体大声读(4)抽学生背诵四、诗歌赏析:(2句重点赏析)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

6、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

7、悖,又是一翻。(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好诗含蕴之丰富。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

8、想望亲人。(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