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ID:22902970

大小:629.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01

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_第1页
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_第2页
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_第3页
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_第4页
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做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
  创新教育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它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一直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创新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重点介绍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
  
  1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创新教育的探索
  
  哈工大计

3、算机专业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成立该专业最早的高校之一。专业成立以来,创新能力培养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从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充分体现这一思想。
  在专业创立初期(20世纪50-60年代),我们就将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通过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模拟计算机和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数字计算机,还研制了国内第一个小磁芯存储器,并向百万次机发起进攻。我们初步建立了研究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建系时期的20世纪70-80年代,硬软件专业结合,形成较为系统的、稳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体系。到了20世纪

4、90年代,我们积极探索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以项目带动学科发展。当时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20世纪70-80年代的容错机、智能人机接口、第五代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译器、操作系统等和20世纪90年代的航天容错机、并行阵列机、并行编译、多功能感知、中文信息处理、机器人、模式识别、三峡MIS、CIMS应用等等。
  2000年建学院以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深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学院创新教育体系。比如,2000年我们提出了“21世纪创新型计算机高级人才培养”目标及可持续发展计算机教育观,接着又提出计算机“金字塔”教育体系和“一流品牌人才”培养战略,明确建设

5、教学梯队的策略,强化课程组建设。2002年我们强调实践教学及工程能力培养,成立教学实验中心。2003年,为明确“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教育体系,强化教学队伍建设,成立了计算机基础系。2004年我们开展个性化精英人才培养研讨及实践,提出了“系统化‘三三’学生工作模式”,成立学生俱乐部。近年来,我们还开展了创新能力与问题求解能力培养研讨及实践;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研讨及实践等等。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进行了近五十年的探索,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哈工大计算机品牌人才。
  
  2培养精英品牌人才的创新教育体系

6、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力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一流计算机教育体系,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品牌人才,为未来的学科与学术带头人、政府部门领导人和单位技术负责人做人才后备。
  在总结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培养精英品牌人才的教育体系见图1。
  在这个教育体系中,入口是高质量的新生,他们是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经过哈工大计算机教育体系的系统教育,将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成为优秀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IT技术人员。经过进一步深造和发展,他们将成为学科与学术带头人、政府或部门领导人和单位技术负责人。他们是具有“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一流

7、品牌人才。
  哈工大计算机教育体系就是“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教育体系,包括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和系统化“三三模式”的学生工作体系,见图2。我们认为,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首先要营造适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从细节做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3.建立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创新教育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要求学生独立探索和发现尚不了解的规律、规则和操作方式,而不是简单地从教师和书本那里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