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论文

有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论文

ID:22915729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1

有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论文_第1页
有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论文_第2页
有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论文_第3页
有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论文_第4页
有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论文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实践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要: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师范性最为专业与集中体现的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一般高校的主干课程,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研究对于师范生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的建构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要加强正式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又要加强非正式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双管齐下,才能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摘要: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师范性最为专业与集中体现的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一般高校的主干课程,

2、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研究对于师范生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的建构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要加强正式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又要加强非正式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双管齐下,才能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教学能力  简介:庞海云(1974-),女,安徽砀山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理由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633)的研究成果。  1007-0079(2013)35-0149-02  师范教育是教师入职

3、前的基础培养阶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师范生通过师范院校相关课程的学习,获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知识、技能。高师院校的课程大体上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三大类,通识教育课程是解决师范生“全面发展”的理由,专业教育课程是解决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教什么”的理由,而教育类课程是解决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为什么教”和“如何教”的理由,其中教育理论课程侧重于“为什么教”的理由,教育实践课程侧重于“如何教”的理由。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素养固然重要,俗话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与实践,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一杯水”,而现在的理由是

4、,很多师范生知识渊博,自己拥有满满的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但却不知如何将这些水“教给学生”,更不知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地吸收和利用,这就是很多地方高师院校不够重视教育类课程的结果。教育类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师范生在明确“为什么教”的前提下,形成与提高“如何教”的能力,“如何教”是一门学问,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所以说,培养学生“如何教”能力的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师范性最为专业与集中体现的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一般高校的主干课程,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研究对于师范生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的建构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内涵的界定  关于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内涵的界定,由于研

5、究者研究角度的不同,其表述也有所不同,如:张文明在《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深思》一文中将教育实践课程定义为“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郭妮妮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践性课程改革初探》一文中将教育实践课程定义为“是师范生深入基础教育一线,通过教学实践把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也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智慧的直接途径”。基于对教育实践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可以将教育实践课程界定为:高师院校设置实施的以培养师范生具有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切有助于师范生形成和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各种活动的总和。  教育实践课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借助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对教

6、学活动的感知、实践与反思,形成师范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感性认识,并且进一步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进而形成与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所以,教育实践课程应以师范生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开设的目前状况与存在的理由  首先,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在设置理念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教育实践课程在设置上一直遵循着先理论后应用的原则,实践课程一直被视为理论课程的附庸,教育实践课程的内涵定义过于狭小,简单的界定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却把直接影响师范生教学能力形成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排除在外,很多师范院校用教育实习

7、取代了教育实践课程,这远远不能实现教育实践课程的目标。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存在着如下一些理由:  1.教育实践课学时数偏少,教学时间偏后  教育实践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偏低。以佳木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大学四年教育实践总学时仅占8%左右,其中教育学48学时,心理学48学时,教师职业道德课16学时,教师职业技能课24学时。显而易见,教师职业技能课学时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