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微观机理研究

土微观机理研究

ID:22919855

大小:264.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1

土微观机理研究_第1页
土微观机理研究_第2页
土微观机理研究_第3页
土微观机理研究_第4页
土微观机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微观机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季冻区路基土冻胀微观机理的研究方法季冻区路基土冻胀微观机理的研宄方法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等设施的建设大规模地开展,作为所有工程用作基础的土,明确其在各种环境及人为因素下的物理力学性质,对于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极其必要的。由于土是自然界各种岩石风化形成的,没有哪一种人为作用能控制土的性质,土的物理及力学特征亦因其形成过程而异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土会在和同条件下呈现出各异的力学特征,尤其在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区,由于环境影响因素复杂,土的性质更加难

2、以掌握。季冻区路基土冬季冻胀,春季融化,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路面病害,如:鼓包、弹簧、断裂和翻浆冒泥等现象,给交通运输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整个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季冻区路基冻害问题一直是困扰东北地区道路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路基冻胀是道路冻害产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细颗粒土路基冻结产生水分集聚(即冻结面下水分向冻结面迁移)并冻结成冰,引起路面冻胀;春季路基解冻,集聚的冰品体开始融化,由于细颗粒土排水能力差,路基土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承载力极低,在交通车辆作用下容易发生路

3、面鼓包,弹簧,断裂和翻浆冒泡等现象,给交通运输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下图为由冻胀引起冻害的照片由此可见,路基冻害现象比比皆是,工程上迫切需要专门有效的措施,以防治由于路基冻胀引起的冻害问题,对季冻区路基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工程实际意义,刻不容缓。冻土概念:当温度低于o°c时,土中液态水冻结为固态冰,冰胶结了土粒,形成一种特殊连结的土,称为冻土。根据冻结状态持续时间不同,冻土分为瞬时冻土、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瞬时冻土是指的冻结状态保持几个小时至半月的土;季节冻土是指的冻结状态保持半月至数月的土;多年冻土是冻结状态持续

4、多年(从几年到上千年)的土。冻土广泛分布在地球表层,是一种低温地质体且冻土区有丰富的土地、森林和矿藏资源,它的存在及演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生产活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冻土分布概况: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3%,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的阿拉斯加等地。我国多年冻土面积约206X104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5%,是世界第三冻土大国,仅次于前苏联,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帕米尔、西部高山(包括祁连山、阿尔金山、天山、西准噶尔山地和阿尔泰山等)、东北大小兴安岭、松嫩平原北部以及东部地区一些高山

5、顶部(诸如山四五台山、内蒙古大石山、汗山、吉林的长白山和张广才岭等)。季节冻土遍布在不连续多年冻土的外围地区,主要分布于北纬30°以北的地区。阿.尔二•泰大小..••••••••••卉•r-兴.安岭•天-•山參垂••安一•二..―-•••••.•山•••••••••••..»■•參*•參.阿枣•笑山-仲,•:•”•.着••••9••••—M••••*•-达•••山••.••••••.季节冻土区-多年冻土区••••.•攀.•••••••••--.•••■.•••-•••••番•••■•參••••••鲁藝••••••■.••

6、-800公1H••參•參•••••••••••••••••••--■上•——-•———土微观结构的内外研宄现状国外:土微观结构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土力学创始人Terzaghi(1925)首先提出土具有蜂窝结构的微观结构概念,之后Goldschmidt(1926)提出土具有片架状结构,认为高灵敏粘土中粘土颗粒是不稳定的片架结构,而低灵敏粘土则有较大的密度和较稳定的排列。1932年Casagrande发展了Terzaghi的蜂窝结构,根据受压大小将粉粒骨架中粘土的排列称为“基质粘土”(Matrix)和“联结粘土”(Bond)

7、。但真正对土微观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位学者是奥地利的土壤学家、土微观形态学的创始人W.L.Kubiena。1938年Kubiena出版了《微观土壤学》一书,首次提出“微观结构”这个概念。1953年Lambe从胶体化学及双电层理论出发,提出了分散结构的概念。自1958年在Brauschweng和Volkenroele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土的结构形态学工作会议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这一研究领域感兴趣。但由于早期缺乏有效的观测手段,研宂多局限于定性研宂,是从一般化学原理和土工程性质不同表现来间接推断出来的。随着光电量测技术如扫

8、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Microprobe)的发展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的发展,土微观结构研究发生了质的飞跃。到二十一世纪,随着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的不断发展,土结构研究热潮又一次掀起。美国、俄罗斯等国都进行了微观结构定量化研宄,土微观结构定量化研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内:在国内,1957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