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

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

ID:22933961

大小:7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2

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_第1页
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_第2页
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_第3页
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_第4页
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摘要在婴儿早期的视觉经验中,面孔是最特殊的一类刺激,小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喜欢看面孔,这种现象称为面孔偏好。面孔偏好的发展反映了婴儿知觉能力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社会化意义。该文系统介绍了线性系统模型、右脑优势模型、CONSPEC理论、视觉模块理论和非特异化识别理论5种最主要的婴儿面孔偏好理论,并对这些理论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对面孔偏好研究的新趋势和未来方向进行了评价和展望。关键词面孔偏好,面孔识别,婴儿,知觉。分类号B8441引言在婴儿早期的视觉经验中,面孔是最有特点的一类刺激。尽管婴儿早期无论视敏度还是视觉对比敏感性和成人相比都要差得多,但他们已经能够分辨出

2、面孔和其它刺激的差别。与其它刺激相比,小婴儿更喜欢注视面孔,研宄者将婴儿的这种分辨、关注面孔的行为称为“面孔偏好”(FacePreference)[1,2]0在语言出现之前,通过面孔进行沟通是婴儿与抚养者早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展心理学家们对这种行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研究者们就对婴儿的面孔偏好进行了研究。在30多年的研宄中,研宄者对以下两个问题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1)出生几小时甚至几分钟的婴儿就能够表现出面孔偏好[3];(2)面孔偏好在婴儿1岁以内,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类似“U”型的发展曲线。这种偏好在1个月左右的婴儿身上“似乎”消失了,或

3、者较难观察到,而2个月及更大的婴儿则重新出现这种偏好[1]。X然而迄今为止,婴儿面孔偏好研宄中还有很多问题尚无一致结论,如婴儿为什么会偏好面孔?这种偏好主要受遗传影响还是环境影响?这些问题仍是研究者们争论的热点。我国在婴儿面孔偏好这一领域的研宄几乎是空白,婴儿面孔偏好的研宄对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面孔偏好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它反映了婴儿知觉发展的规律,有研宄者认为,面孔偏好和包括语言在内的很多能力的发展轨迹类似[4],因此,对面孔偏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和揭示婴儿认知发展的规律;其次,研宄者在一些动物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知觉偏好现象,如刚刚出生的小鸡会偏好与其同类相似的物体[1],这说明

4、知觉偏好是一个跨种系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动物和人类在生命早期生存、交流的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化意义;第三,面孔偏好的研究结果对我们进行有关婴儿知觉一注意系统的研宄设计有很大帮助,同时这些结果对婴儿早期教育也可以起到指导作用。2婴儿面孔偏好的主要理论模型对于婴儿面孔偏好的产生原因,研宄者们提出了很多理论,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2.1线性系统模型Banks及其同事提出的“线性系统模型”(Linearsystemmodel,简称LSM)理论是一个关于婴儿视觉偏好的理论。该理论与其它常见理论相比,没有采用行为研宄结果进行推论,而是更接近一个定义严格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模型认为由于婴儿视觉能力有限

5、,特别是他们的视觉对比敏感性较差,所以只有刺激中所呈现的某些图形信息能够到达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决策中心”。Banks等人根据抵达决策中心的这些信息,也就是婴儿实际上所见到的而不是刺激所呈现的信息,来预测婴儿的偏好。这种预测的推导是一个复杂的数学过程,但通俗来讲,该模型的本质很简单:“婴儿的视觉偏好,仅仅受注视高度可视化图形的倾向所支配”[5]。所谓“高度可视化的图形”,指的是图形的边缘、角度、高对比的区域、大的细节等,这与婴儿偏好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基本保持一致。线性系统模型同时考虑到了刺激和婴儿视觉系统的特点。因此,该模型认为婴儿大脑中并不存在面孔偏好中枢,婴儿偏好面孔只是由于组成面孔的各要

6、素,如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的物理能量特性,对他们视觉产生的综合作用恰好可以和其较弱的对比敏感性相匹配,从而能够被婴儿观察到。尽管LSM可以解释一些婴儿视觉研究得到的结果但该理论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在Slater的研究中,他使用物理特性匹配的水平线条和竖直线条作为刺激材料给婴儿呈现,发现婴儿偏好观看水平线条图案。这种现象用LSM无法解释。为此,Kleiner(1987)对LSM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一个顺序的两阶段LSM模型。修正后的线性系统模型认为婴儿视觉系统首先对刺激的物理能量特性进行比较,如果两个刺激的物理能量特性相同,再比较它们的结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图形的结构成为影响视觉偏好的最重

7、要因素[6]。Easterbrook(1999)采用视觉追踪方法考察了新生儿对内部元素相同,但排列组合有所差别的类面孔图形与只有轮廓没有内部元素的“白面孔”图形的偏好情况,结果发现无论类面孔图形的内部元素怎样进行排列组合,婴儿并不偏好这些图形中的某一个,而当这些图形与白面孔相比时,婴儿偏好前者。这一结果支持线性系统模型的假设。但Easterbrook的研究没有解释图形内部结构是否会影响婴儿的视觉偏好。2.2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