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教学策略浅探

弹性教学策略浅探

ID:22939484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弹性教学策略浅探_第1页
弹性教学策略浅探_第2页
弹性教学策略浅探_第3页
弹性教学策略浅探_第4页
弹性教学策略浅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弹性教学策略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弹性教学策略浅探江苏南通市城中小学(226001) 陈 玥[摘 要]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共时空群体活动,主体、客体、媒体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转化之中。教学的进程不可能在设计时加以全部预测。只有从鲜活的学情出发,全面充分地预测学情,进行弹性预计,为生成留足空白、腾出空间,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词]弹性教学 课堂生成 预计[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 1007-9068(2015)10-030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多一些富有弹性的设计,为教师和学生留下

2、足够的调适空间,就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弹性预设为生成留足空白语文是人文学科,有多义的词语、多样的美感、多重的价值追求,内涵极为丰富。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同样有着复杂的结构。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是有弹性、有空白的预设。教师如果精心设计一个开放的空间,让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白。当学生和文本相碰撞时,体验、理解、思维与想象就能绽放出一个个精彩美丽的火花。教学《大禹治水》一课时,我发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大家熟悉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我没有采用传统的品读、感悟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感知大禹“

3、为大家舍小家”的崇高精神,而是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大禹路过自家门口时,会看到什么、想什么、怎样做,然后把这个故事具体、生动地讲给大家听。讲故事、听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观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水到渠成地感知了人物形象,感悟了大禹的伟大精神。二、弹性课堂给生成腾出空间(一)选择方法促生成语文教材的内容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学时如果凭借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化难为易,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如,一位教师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老天鹅舍己为“群”、

4、英勇破冰的形象,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伴随着低沉的音乐,冰天雪地中,一只老天鹅在厚厚的冰面上,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一次次用自己的胸脯重重地击打着冰面,老天鹅发出了一声声哀号,冰面上的血迹一点点晕染开来。老天鹅奋不顾身扑打冰面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学生。当教师问:“如果你也是天鹅群中的一员,看到此情此景,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缩短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让他们与课文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鸣。(二)巧妙设问促生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

5、中,这样的需要特别强烈。”出示课题后,一句“你最想知道什么”“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如,学习《雨点》一课,我问:“你最喜欢写雨点落进哪里的句子?为什么?”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们的思维就像叮叮咚咚的泉水欢快地流淌着,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让他们生成了个性化的理解。(三)把握资源促生成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出现的意外情况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应随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如,《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最后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敢于和高手比,才能不断进取,获得成功。教学时,我请学生说说对“敢于和高手比”一句的理解。有一

6、个学生说:“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很明显,他的理解和句子的原意是有差距的,但再仔细一推敲,这样的说法也有可取之处:不畏惧失败、不害怕挫折,敢于一次次和高手比,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于是抓住这个生成资源,我向学生介绍“坚持”的可贵,讲“坚持”的故事,补充关于“坚持”的词语: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学生在意外的生成中有了意外的收获。三、弹性作业为生成提供条件作业是对知识的及时消化和巩固。长期以来,作业多采用抄写、背课文、做练习的形式。新课程理念下,可以弹性设计作业,如,学完《雨点》,仿照课文的形式,做一回小诗人,写两句诗;学完《小池塘》,根据文中描述的情景加上自己的想象,把美丽的小池

7、塘画在纸上;学完《奶奶的白发》,帮奶奶做件事,对奶奶说句话……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让学生感兴趣,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为进一步的生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共时空群体活动,主体、客体、媒体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转化之中。教学的进程不可能在设计时加以全部预测。只有从鲜活的学情出发,全面充分地预测学情,相应地落实弹性操作,美丽的课堂才能如约而至。(责编 韦 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