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论文

试论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论文

ID:22964450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试论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论文_第1页
试论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论文_第2页
试论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论文_第3页
试论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论文_第4页
试论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论文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分权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表2所有回归均为tijer,2000)。且从各方程的R2上看,模型解释消费变异程度较大。拟合效果较好。  模型1显示:在没有加入交互项的情况下,财政分权与居民消费成正相关关系,并且在5%水平上显著。从影响程度[摘要]近年来,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理由之一,而研究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文章并不多

2、见。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分析策略,对财政分权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来看,财政分权推动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间接影响方面,财政分权通过拉大居民收入差距使农村居民消费下降;通过提高通货膨胀预期间接地降低了农村居民消费;通过扭曲财政支出结构使农村居民消费下降。  [关键词]财政分权;居民消费;面板数据;GMM  []A []1004-9339(2010)05-0001-06    一、引言    为调动地方政府理财积极性、扩大地方政府财权、建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机制,我国于

3、1994年推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它使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从1981年的45%稳步攀升到1996年的近73%,财政制度安排上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分权化趋势。而分权式的财政体制也确实提高了省级人均GDP增长率,带动了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后,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社会总需求长期表现不足,边际消费倾向持续递减。在这种形势下,政府运用了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刺激经济,虽然使社会投资需求得到一定的增长,但社会消费需求依旧低迷不振。由此可见我国的财政分权和居民消费不足之间具有很强的时间上的先后性

4、和相关性。那么,财政分权程度的不断提高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低迷,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必定的联系?对财政分权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和经验上的分析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  经典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基于一系列较为严格的假定,财政分权在更好地满足民众对公共品需求方面要优于集权。在实证研究方面,Brueckner(1982)证实,如果政府的目标是最大化辖区居民的财产价值,则在财政联邦体制下,州一级(美国Massachuseas州)不存在系统的公共支出过度或不足的倾向。Faguet运用玻利维亚分权前后的数据,

5、证实了财政分权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满足民众对公共人力资本和社会服务的需求。  从以上国外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的财政理论认为财政分权增加了地方政府理财的积极性,很好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能更好地满足居民对公共品的需求。而我国的财政分权由于本身制度的缺陷,实质上是一种经济上分权、政治上集权的财政分权。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以GDP考核为主的官员晋升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很可能导致恶性竞争的局面,从而导致财政分权不仅没有推动经济增长,反而给宏观经济带来了很多不稳定性。郭旭新也认为,由于信息不透明以及缺乏有力的预算约束,经济转型

6、过程中财政分权化导致了地方政府某些不合理的投资,从而导致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虽然在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由上还存在很大争议,但是财政分权在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稳定地方预期方面还是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分不开的。不过分权导致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也导致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笔者认为具有我国特色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下的财政分权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也存在着一定影响。    二、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中除一年期存款利率数据出自历年《中国统计月报》外,其它经济指标均出自历年

7、《中国统计年鉴》。由于1998年经国家批准,重庆市脱离四川省成为直辖市,因此,重庆和四川两地1998年前的统计数据很难获得,最后整理的数据为29个省市自治区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的样本期之所以选择1995年后,主要基于如下两个理由:(1)我国财政分权的正式形成是从1994年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①;(2)在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后,居民消费水平才开始持续下降。  (一)实证模型及指标说明  笔者参考已有文献并结合凯恩斯的永久收入假说理论,建立如下面板分析模型:  Yit=βXit+γZit+ζit (1)  

8、ζit=νi+ηt+εit (2)  其中:  Yit表示被解释变量。即农村居民人均居民消费(Consumption,Con)的对数,这里以1995年为基期进行平减,νi表示个体效应,ηt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