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面授讲义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

ID:22968623

大小:51.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2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_第1页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_第2页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_第3页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_第4页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1.22)教师:傅剑《短文两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略无阙处()(2)有时朝发白帝()(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绝多生怪柏()(5)林寒涧肃()(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给下列的词语或成语填空。重岩叠()沿()阻()不见()月清荣()茂素()绿()夏水()陵悬泉()布()天()日回清()影3.写出本文有通假字的两个句子,并指出所通假的字。4.指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对应的词,并加以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5.翻译下列句子。(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之声泪沾裳!”6.下列对《三峡》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一段总写三峡的全貌。“七百里”点明三峡长:“两岸连山”写山多;“重岩叠嶂”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写三峡地理位置不佳;“不见曦月”。B.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和“虽乘奔御月不以疾也”的比喻夸张,来突出三峡水流急速迅猛。C.写春夏季节里的三峡江水,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平静中常有微波的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D.写秋景时,从正面泻渲染了肃杀凄清的气氛,也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色彩。7.文

3、学常识填空。《三峡》节选自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中,作者是北魏著名的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三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2)但少闲人()7(3)至于夏水襄陵()(4)相与步于中庭()9.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林寒涧肃()(3)空谷传响()10.理解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解:想到没有和

4、他一同快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理解:怀民也没有睡,相互搀扶来到庭院中散步。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理解:庭院中的月光像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还有藻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那些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解:什么样的夜没有月?什么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但是却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11.根据文句的连贯要求,重新排列顺序。a夜,解衣欲睡,b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c月色入户。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e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f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g何

5、夜无月?何处无竹柏?h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对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描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三峡的()。A.两岸的雄传气势B.三峡的雄伟气势C.三峡的全貌D.整体写三峡《闲情记趣》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童zhì()鹤lì()dūn()其身私nǐ()lài()虾蟆yí()然称快2.给下列

6、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见藐小之物()A.miǎoB.miáoC.mào(2)项为之强()A.qiángB.jiāngC.jiàngD.qiǎng(3)花台小草丛架处()7A.cóngB.cōngC.zòng(4)以土砾凸者为丘()A.lèB.lìC.shuò(5)不觉呀然惊恐()A.yāB.yáC.yàD.yǎ3.为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明察秋毫()。A.秋天鸟身上新长出的细毛B.秋天的枯草C.形容细小的东西(2)又留蚊于素帐中()。A.白色的蚊帐B.浅色的蚊帐C.没有花的蚊帐(3)项为之强()。A.硬B.变僵硬C.强大(4)私拟作群鹤舞

7、空()。A.私自比拟成B.自己把它比作C.私下里把它比作(5)鞭数十()。A.打B.鞭子C.用鞭子打4.判断下列语句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两项()()。A.余忆童稚时,能目看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文理。B.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鹤也。C.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D.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5.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本文选自《浮生六让》,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2)本文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6.判断下列对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8、。(1)私拟作群鹤舞空。()A.私下里把它比作像一群鹤在空中飞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