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

ID:22989377

大小:78.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_第1页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_第2页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_第3页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_第4页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跳级在清华》到《华尔街的随机游走》Fromthe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toCitigroupCorporateandInvestmentBankingTheAdventureofLawrenceJiaqiJin1.前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历史,每一个人的过往都可以写一本书。我所记录的,只是自己简单而平凡的故事,而且我始终相信,那些有理想,懂得把握自己的后来人们,一定会做得更加出色。我不知道道命运会把我带到什么地方,但我一直会用善良维护左右。谨以此文,纪念我逝去的学生时代。2.记忆封存中的懵懂岁月

2、小学时候的我,无非只是淘气和贪玩,虽然每件事情都会努力认真做好,但是我并不是好胜求强的那种人。直到很偶然的因为《迎春杯》数学竞赛的缘故保送到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五中之后,才渐渐开始知道努力超越的道理。初中三年级以后,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三名,并且渐渐在数学物理化学上面崭露头角。除了大小的全国市区奖项得了不少之外,由于高中数学物理联赛一等奖的缘故,我在2002年被保送入清华大学的基础科学班。在这个清华内部堪称最苦最累的地方开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基础科学班是杨振宁教授在97年回国时候提议成立的,外界称其为”诺贝尔班”,《Science》

3、杂志也专门报道过。这个班目标是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世纪人才。基科班每年从全国联赛保送生中选拔30人,再从清华3500名新生中选拔30人。所以成员不少是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和各省高考状元。仅基科2000班60人中就有5名高考状元。竞争之激烈,学生质量之高,可以想见。基础科学班的学生拥有其他院系学生没有的特权。选课所受限制少,同时授课老师大多是该领域的权威教授,此外这个班的学生在大三可以在全校乃至全国范围内选择教授作为导师,并且开展富有挑战性的科研训练。3.跳级尝试进入基科班以后,前所未有的压力接踵而来。我所在的班,一共62人,4位国际奥林匹克金牌

4、得主,2名高考状元,剩下的多是全国联赛决赛圈的一二等奖获得者。纵然我在中学里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跻身清华精英中的精英里,实在是逊色了不少。但是我一直有个信念,就是不管事情多难,我都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不管对手多强,我都要攀登高峰脱颖而出。拥有这股决心,我很快开始了迅速上位的过程。我细心观察周围同学身上的优点,大到思维方式,小到课堂笔记,我都一一琢磨,争取尽量吸取其中精华并为己用。虽然我并不聪明,但是凭着直觉和理想,我在普通物理,高等微积分等大一课程上都取得了接近满分的成绩,并且在2003年冬天开始运作跳级事宜,争取提前一年从清华大

5、学毕业,并且去到世界超一流大学进一步深造。本科跳级对于很多人来讲想都没有想过,更何况是在清华最难出头的基础科学班。我认真研究了整个大学四年的培养方案,然后向学校提出了一套改编的计划,专门为我跳级所用。然而不管在哪里,保守势力总是存在的,对于自主求新的我来讲,因此遇到的阻力的确不少。直到我在大一下学期修了高年级的量子力学和数值分析,并且获得接近满分的成绩,又在电磁学考试半个年级不及格的情况下取得100分,阻碍我前行的声音才渐渐收敛。2003年暑假,在教务处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成功转入基科1字班,向着更高的梦想继续迈进。2.GPA之争所谓GP

6、A,也就是学分积,是国外大学衡量本科生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不影响去世界超一流大学,我对GPA自然是倍加重视。但是因为跳级,我在大一就要选大三大四的课程,体育课每学期上两个不说,小学期课程也要double。种种困难一一袭来,但是我都悉心应对。拥有每天工作20小时的功底,我终于在跳级完成之后依然在高年级位列最终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的双料第一,为出国申请打下了好的基础。在交叉选课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了灵活带来的好处。很多高年级的课程对低年级课程有指导意义,同时低年级课程中的浅显例子又对理解高深的概念大有裨益。所以只要搭配得当,方式巧妙,看似很难

7、的跳跃交叉实际却也是有途可循的。3.本科科研尝试最早选择保送基础科学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班的学生可以在大三进入课题组师从国内权威院士专家进行科研训练,这无非对申请出国读graduateschool提供了帮助。对我而言,因为跳级少了一年,大二进入课题组便成了必须,为此我花了很多功夫来了解清华各个院系的实验室,最后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一的量子信息与测量实验室以及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同时展开科研,此外还会利用空余去高等研究中心听报告并与教授讨论问题。除了应付跳级带来的冲击,我每天深夜看paper,并且尝试在seminar上面做presentati

8、ons,最后终于在大二结束前完成两篇关于quantuminformationandquantumcomputation的文章并投PhysicalReview6.出国申请在经过两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