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

简析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

ID:23000369

大小:6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简析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_第1页
简析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_第2页
简析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_第3页
简析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_第4页
简析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绩效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基于平衡模式的物流绩效平衡记分卡是一个以物流战略为起点,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与成长和社会责任五个维度的基本结构,通过指标间的各种平衡关系以及战略指标的提取体现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通过物流绩效评价可使零售企业能够准确判断物流活动对其获取竞争优势的贡献,正确把握物流绩效改善的机会。  关键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评

2、价模式;平衡记分卡  :A:1003-3890(2010)09-0082-06    零售物流系统作为零售企业经营的重要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在适当的时间把适当的商品准确送达消费者手中”的重任。高效的物流管理有助于零售企业通过成本优势和顾客满意度的提高来获取并保持其竞争优势。因此,物流绩效的改善和提高对于零售企业整体绩效的改善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如果不能评价就无法进行制约;如果无法制约就无法进行管理;如果无法管理就无法实现改善(Harrington,1991)。通过物流绩效评价可使零售企业能够准确判断物流活动对其获取竞争优势的贡

3、献,正确把握物流绩效改善的机会。鉴于此,确定符合零售物流管理发展要求的绩效评价模式能够指导物流绩效评价实践,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善提供依据。  一、平衡模式对于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推动作用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①。从这个作用上说,绩效评价模式是进行绩效评价实践的某种参照样式,这种参照样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评价实践所奉行的思想,或者说反映了指导评价实践的观念。评价模式一经确定,便会对评价系统的所有构成要素产生影响。  纵观企业绩效评价模式演进的历程,无论是以评价财务绩效为核心的财务模式、以满足股东需求为特

4、征的价值模式,还是兼顾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平衡模式,每一种评价模式的产生都是在特定社会经济环境下、适应企业存活和发展要求的产物。因此,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模式的选择也必定要考虑零售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  鉴于当前本土零售企业所面对的社会经济环境,笔者认为,以平衡模式作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模式是较为适当的选择。因为平衡模式是一种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指标间的各种平衡关系以及战略指标或关键指标的提取来体现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绩效评价模式,其对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5、  (一)以战略为起点,实现企业战略的显式化管理  绩效评价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导向作用。“合适”的绩效评价系统可以引导和制约企业战略的实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价策略的固有缺陷导致企业绩效评价与其战略目标的实现之间缺少关联。由于过分强调短期财务指标,往往出现企业战略的制订与实施之间相脱节的情况。在平衡模式下,绩效评价以企业战略为起点,通过对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实现企业战略的显式化管理。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自上而下地将企业战略目标转换成阶段性的、具体的战术目标,并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从而使高级管理人员明

6、确达到长期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各部门和员工明确各自所完成的任务对实现企业总目标的贡献,最终实现企业各部门和各层级在战略指导下的协调一致,进而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平衡模式通过将绩效评价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推动了企业战略制订与战略实施行动之间的平衡,使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企业进行物流战略管理时,也存在着战略制订与战略实施之间相脱节的风险。在平衡模式下实施物流绩效评价,可以将整个评价系统纳入企业的物流战略管理过程中,从而使物流绩效指标充分体现物流战略目标,进而确保绩效评价的结果能够反映物流战略的实施情况,为物流绩效的改善提供指

7、导。  (二)兼顾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平衡  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模式体现了委托—理论关于“股东利益至上”的原则。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价值增值的资源不仅仅是财务资本,许多非财务资源,如劳动者的技能、政府社区的支持和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群体、个人的利益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企业绩效。平衡模式的产生正是基于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利益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之下,强调在绩效评价系统中体现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期望。这种对政府、社会公众、客户、供应商、员工利益相关群体要求的综合考虑,为企

8、业创造和谐健康的存活环境提供了保障。  零售企业物流运作的利益相关群体至少包括所有者、顾客、员工、政府、环保组织。顾客需求的满足直接关系到零售企业的存活和发展;物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