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应用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

实验六应用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

ID:23002482

大小:948.9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实验六应用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_第1页
实验六应用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_第2页
实验六应用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_第3页
实验六应用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_第4页
实验六应用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六应用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CAD/CAM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六:应用扫描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年级专业: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冷寿阳学号:Z41114002实验六.•应用扫描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一)实验目的熟悉SolidWorks软件,学习应用它的扫描特征来创建三维模型,并自主选择零件进行练习。(二)实验内容1、练习题:如下图所示零件的三维模型。075阁1建模分析如下。此模型的建立将分为A—B—C—D共4部分完成,如图2所示。A:拉伸凸台给定深度10mmC:切除扫描D:拉伸凸台给定深度10mm图2建模步骤

2、如下。(1)新建模型。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I□,在【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中双击的【零件】图标,或者选中该图标后单击IZZiUZi按钮。(2)创建A部分。①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选择【上视】基准面,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草图绘制】按钮,进入草图绘制,绘制如图3所示的草图。图3②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拉伸凸台/基体】按钮【拉伸】命令,如图4所示。,或选择【插入】丨【凸台/基体】(3)创建B部分。①选择底座上表面,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草图绘制】按钮,进入草图绘制,绘制如图5所不草图。

3、图5②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选择【右视】基准面,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草图绘制】按钮,进入草阁绘制,绘制如阁6所示的草阁。③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扫描】按钮,或选择【插入】I【凸台/基体】I【扫描】命令,如图7所示。图7(1)创建C部分。①选择底座上表而,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草阁绘制】按钮,进入草阁绘制,绘制如图8所示草罔。图8②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扫描切除】按钮I®,或选择【插入】丨【切除】I【扫描】命令,如图9所示。□薄壁特证(H)(1)创建D部分。①单击【参考儿何体】工具栏上的【基准而】按钮或选择【

4、插入】I【参考儿何体】I【基准面】命令,弹出【基准面】属性管理器,在【第一参考】中选择草图3圆弧上端点,在【第一参考】屮选择草图3圆弧,如图10所示。图10②在创建的【基准面1】上绘制草图,如图11所示。图11③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拉伸凸台/基体】按钮或选择【插入】I【凸台/基体】【拉伸】命令,如图12所示。图12(1)建模完成,如閔13所示,保存文件。2、练习题二:如下阁所示零件的三维模型。065_.阁14建模分析如下。此模型的建立将分为A—B—C—D共4部分完成,如图15所示。A:拉伸凸台给定深度30mmB:拉伸凸台给定深

5、度5mmC:拉伸凸台给定深度85mmD:倒角E:切除扫描图15建模步骤如下。(1)新建模型。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I□,在【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中双击的【零件】图标,或者选中该图标后单击IZZiUZi按钮。(2)创建A、B部分。①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选择【上视】基准面,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草图绘制】按钮,进入草图绘制,绘制如图16所示的草图。图16,或选择【插入】I【凸台/基体】①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拉伸凸台/基体】按钮【拉伸】命令,如图17、18所示。✓X图17图18(1)创

6、建C部分。①选择圆柱下表面,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草图绘制】按钮,进入草图绘制,绘制如图19所示草图。【凸台/基体】②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拉伸凸台/基体】按钮或选择【插入】【拉仲】命令,如图20所示。图20(1)创建D部分。倒角,如图21所示。图21(1)创建E部分。①选择螺杆底面,进入草图绘制,选择倒角上边线,单击【转挽实体引用】,将倒角上边线转换为螺杆底面上的草图,如图22所示。图22②建立螺旋线,如图23所示。图23①在【右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如图24所示。图24I①扫描切除螺纹,如阁25所示£切除-扫描x轮麻和路轻

7、(To图25(1)建模元成,如團26所示,保存文件%2(默认“默认彌态卜htfij传雜I♦“5三材g<未指定><$>碰基准面<$>上«基准面<$>棚基准面1♦服帝$@凸台•拉伸1iI®凸台-拉伸2©•凸台-拉伸3摘1免角2切除-扫阁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