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描述与楷书启蒙教学

主笔描述与楷书启蒙教学

ID:23008585

大小:36.36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1-02

主笔描述与楷书启蒙教学_第1页
主笔描述与楷书启蒙教学_第2页
主笔描述与楷书启蒙教学_第3页
主笔描述与楷书启蒙教学_第4页
主笔描述与楷书启蒙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笔描述与楷书启蒙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主笔描述与楷书启蒙教学  主笔描述与楷书启蒙教学  王力春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启蒙教学实践,以主笔描述为核心,从古代书论、美学原理、理论方法、教学应用等方面阐释一种汉字书写教学法。文中梳理了古代书论和书诀中对主笔的描述和认识,提出三种主笔的观点,并就独体字、合体字以及偏旁的主笔变化概括楷书结体规律和基本美感,提出了一系列以主笔为内线的楷书启蒙教学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主笔楷书启蒙教学   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

2、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在信息化时代来临的背景下,重视汉字书写的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呼声。[1]汉字书写教育是书法艺术的基础,与书法的艺术追求相比,更具有启蒙性、实用性和广泛性。在汉字书写教育过程中,为学习者建立基本的书法美感,完成书法艺术的启蒙,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因此,建立一整套汉字书写教育的科学体系,抽绎实用简明的汉字内在审美规律,从学理层面探索系统、实用、

3、高效的书法启蒙教学法,并用之于教学实践,已成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楷书启蒙教学,以主笔描述为核心,从古代书论、美学原理、理论方法、教学应用等方面阐释一种汉字书写教学法,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古代书论提到的“主笔”    主笔属于汉字的结体问题。古代书论关于汉字结体的论述极多,其中即有一些涉及主笔者。最早明确提到主笔的论述,是南宋后期赵孟坚的《论书法》:“其左方主笔之竖,亦结笔在左,穿心竖笔是也。”[2]这里提到了“左方主笔之竖”及“穿心竖笔”,将竖视为一个字的主笔。将竖视为主笔,或与古代书写以竖行为主有关。  此后,明初解缙在《春雨杂述》中指出:“一字之

4、中,虽欲皆善,而必有一点、画、钩、剔、披、拂主之,如美石之韫良玉,使人玩绎,不可名言。”[3]其中提及“永字八法”中的主笔关系,可概括为“一字之中,必有一笔主之”。关于主笔,解缙列举了“点、画、钩、剔、披、拂”六种,基本涵盖传统意义上的“永字八法”。[4]其所说的“画”即横,“剔”应为提,“披、拂”应为撇捺,但于主笔的界定和划分并未提及。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

5、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晚明安世凤《墨林快事》评唐欧阳通《道因禅师碑》时,亦提及主笔:“偏锋古未有也。……有之自大欧始,然亦因八分之余势稍出一二笔耳。而小欧乃全用之于主笔,峭厉激昂,几失古人冲和浑朴之致,开恶扎之端。”[5]此述欧阳通将偏锋笔法用于主笔,但未言主笔之所指。  此后,清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论述了主笔的重要性:“作字有主笔,则纪纲不率。写山水家,万壑千岩经营满幅,其中要先立主峰。主峰立定,其馀层峦叠嶂,旁见侧出,皆血流通。作书之法亦如之,每字中立定主笔,凡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力撑,皆主笔左右之也。有此主笔,四面呼吸相通。”[6]虽然提法笼统,

6、但从“立定主笔”、“主峰立定”及“四面呼吸相通”的描述可推断,其所言的主笔偏于纵向和字中。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最为明确提到主笔者是清后期的刘熙载,他在《书概》中两次提到主笔。其一曰:“欲明书势,须识九宫。九宫尤莫重于中宫,中宫者,字之主笔是也。主笔或在字心,亦或在四维四正。书著眼在此,是谓识得活中宫。如阴阳家旋转九宫图位,起一白,终九紫

7、,以五黄为中宫,五黄何尝必在戊己哉!”其二曰:“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馀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馀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7]从这两则可推断刘氏对主笔的认识:一是笔画分主笔和馀笔,每字有一个主笔,“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二是主笔位置不定,“或在字心,亦或在四维四正”,“中宫者,字之主笔是也”。此说看似通融,其实核心不过是说主笔有一个且位置不固定,“活中宫”的说法颇显牵强玄虚,表述并不清晰。[8]     二、古代书诀中涉及的主笔问题    以上所引书论,均明确提及主笔一词。除此之外,不能忽视古代书诀对汉字结体的总结,其中便常间接涉及本

8、文描述的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